文章内容

2017/8/30 16:53:42,作 者: 黄兵

为什么东北会衰退?还可能复兴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觉得对这个话题还是有发言权的,不谈宏观的,就从我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上,给大家讲讲故事,让外面的人看一下真正的东北是什么样子,也从民间风气上让家乡的人看到,是什么让东北走成今天这个样子,话说在前面,我爱我的家乡,我比谁都希望东北发展的好,然而,现实。。。

我88年出生在东北的一个非省会城市,家乡很小,标准的小地级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父母工作都是家里的公务员,工资不高,但好在消费也不高,在东北这种凡事都要提人情的地方,办起事来还是方便,我从小到大,在家里接触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找人儿,也就是俗话说的托关系,无论干啥,不分大小,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人儿。具体到什么程度,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正常的流程应该是去找个五金店,买个龙头,准备好工具回家换了,或者喊个水管工,给你换上。这种流程加上材料费我们就假设80元吧,但我的父亲从来不会这样办,我们家唯一的做法是他打给他某个做水暖、建材的朋友说家里水管坏了,然后对方过来给他换上,不要钱,换完请人家吃饭喝酒,消费200。同样的还有带我去配眼镜,找朋友,不花钱,眼镜白送,然后请吃饭,一起喝酒,高高兴兴事儿办了。这是个很好玩的事情,虽然可能多花了钱,但是朋友之间关系会更近一步,也是从最基层的关系开始,大家养成了这种凡事找关系的陋习,没有人会按照正常的规章、流程办事,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办不成事情。我不反感我老爸的办事方式,甚至还挺欣赏他的办事能力,但这种风气小事上尚可,放到很多别的事上,绝对要出问题。再说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医院拍片儿啊,看病啊,我的印象中就没花过钱,没排队挂过号,直接找他的朋友,医院的副院长,领着我去拍片儿的地方,插个队,进去,等到领到的片子上,写的也不是自己的名字,但是照的,确实是我的问题。

2、我的父母都不是什么领导,所以不存在什么巴结送礼啊之类的,所有找的关系都是长年累月的朋友之间互相麻烦,互相找关系办事情的积累。加上家里地方很小,走到街上各种碰到熟人,所以老爸虽然工资不高,但人脉甚广,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和老爸一起走到街上,随时他都在和别人打招呼。但是即使是这样不是什么领导的父母,我从小到大依然享受了各种“特权”。生病到医院打针找关系(给钱,但是要找熟悉的医生,不然不放心),打篮球骨折了去拍个片儿找关系,高考的时候因为老爸单位要参与护考,所以即使考场门口封路,依然是车接车送到考场门口。这种事情多的数不过来。

3、既然说到了工作,就谈谈家里对工作的看法,东北人讨论到你的就业问题的的时候,基本就一个选择——公务员,考公务员就是受人尊敬的,你说你进了什么几百强民企,对不起,编制就是天,民企什么算老几,近几年好一点,对一些大型的国企多了一些认同,但是仍然是经常把编制挂在嘴边,而且观念里,企业,就是比事业和公务员低一等,不管你是不是比他们多了不止1倍的工资。同样的,在现有的公务员的队伍里,一样的庸懒散浮拖,十八大之后也并没有任何好转,有能力的,有学历的小年轻儿基本都不会回老家了,一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费劲力气,拖关系进了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也只是基层的小员工,干点没技术含量的事情,拿着2-3000的工资,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就算你有雄心壮志,基本也被拖垮了,而那些早早进入体制的人,像我爸妈这样的年纪左右的,更是简单的混日子而已。

4、看到很多人说考驾照,我也说说自己考驾照的事情,驾照是在大学的暑假回家时候报名的,其实就是图个便宜,应该是报名费1500左右,2010年的时候,当然,是找了关系的价格,后来因为自己懒,放假总想着开黑打dota,考了科目一之后就没再去练过车,后来一直到12年的时候,驾照马上过期了,才想着赶紧回家考了,免得浪费,正好那会辞职准备换工作,利用一个月的空档期就回家开始每天去驾校学车,这也让我见识了真正的低素质是什么样的,很多都是不上学的,在家里准备好关系考某某单位的,每天开口闭口谈论的东西简直没法听,反正怎么的中国牛逼啊,美国不敢得瑟啊,甚至是拉登牛逼这种论调都有,我去的晚,去的时候发现班里8个还是9个学车的都已经形成了大哥,四哥,八妹九妹的称呼了,我直到今天也理解不了这种“感情”。所谓的大哥,每天在教练的明示暗示下召集大伙,凑钱给教练买烟,请教练吃饭,恕我偏激,我最瞧不起的,就是这种驾校教练,所以想让我巴结,不可能,毛都没有一个,我又不抽烟,又反感抽烟,直到现在,我的领导坐我车里,依然不抽烟,因为我不让。。。后来就是练车时候各种小针对吧,反正我就告诉你,车屁股的点过了杆你就打两圈儿,别问为什么,进不去下去排队过来重来,别问我为什么进不去,别人都能进去你进不去你是不是傻,行,你牛逼,其实就是想让你花钱加时练,100一个小时啊,无奈还是加了几次,可能我是真笨吧,我高考600多连驾照都考不过我也是开始怀疑人生了,后来给我爸说了,我爸说你该加时加时,没事,练好就行,考试报上,别的不用管。交警大队有人儿,后来考试还不给我报,我强烈要求,差点翻脸,给我报上名,结果考科目二的时候,直接进去红外线全给我关了,自己在里面前前后后开了一会,出来了,过。科目三,坡起过去直接喊我开出去说挂了,结果出来之后,过。科目四,去了两次不想去路试,直接签到走了,回家,过。半个月之后,驾照拿到了。。。

4、讲一个同学的事情,我一个很好的哥们儿,在东北,但是不在家里工作,工作地方回家单边将近7个小时,这哥们儿在家里买了套房子,然后等到房产证可以办的时候开发商通知必须本人回来办,哥们儿请了假,结果到了房管部门,只是填了表,告知,一个月后,本人再来领,我那哥们儿请假也麻烦啊,毕竟是个外地的企业。他就想起来我妈是在住建部门,就打电话给我(彼时已不在家乡),问我能不能找找关系,原话如下:哥们儿,帮我问问咱妈能不能下次来领的时候不是本人来,我自己问了,说必须本人才能领。我就给妈打电话说了事情,我妈说这事儿他们也不管(住建、房管虽然都在一块儿,但是各有分工),就喊我问我叔叔,我给叔叔打了电话说了事情,叔叔直接回我说,还等个屁的下个月,让他来找我,我转头给同学去了电话,告诉去几楼找我叔,前后十分钟,微信回了我一个:“给力,已经拿到了”。就这么点儿个事情,你要是不认识人,就非得喊你本人,一个月后再从外地跑回来一趟,然而房产证其实根本就可以领了,只是人家不愿意给你办而已,我以为这就是制度规定,给我叔叔打电话也只是想争取别人来代领行不行,结果直接10分钟给你办好了,我真的是无语了,不知道说啥好了


——————————继续

5、再说说我父母的工作情况,能代表98.5%以上的与我父母年纪相仿的基层公务员工作状况,早上8点半到单位,基本不会迟到,因为东北起的都很早,我上大学最能睡的年纪回家都是早上7点就被我老爸叫醒吃早餐。一上午的时间处理些基本工作,中午在食堂吃个饭,午休时间打会扑克牌(非赌博,纯娱乐,在家里俗话说“打脾气的”),到了下午上班时间,基本就各回各家了。我爸更厉害一点,上午上班就是攒人中午喝酒,约好了11点过到饭店,几个哥们儿,点好菜喝起酒,下午洗澡,打麻将,晚上再喝一顿,高兴了吃点烧烤,基本一天就是这个节奏,请注意,工作日!然而就这样的情况,在他们彼此的单位,算是表现好的,有人压根儿全年不来没病没痛不请假不上班照样拿全工资你敢信吗?

6、说到东北,不得不说酒文化,我是一个在外地算是比较能喝的,大学时候白酒2斤,啤酒一直喝,近两年感觉锻炼的少了,但1斤白酒还是没问题,然而就这,回家依然不够看,外人可能觉得东北人酒量都好,其实是误区,东北人能喝酒是因为我们愿意喝,我们觉得喝多了就吐呗,多大个事儿啊,但是远来的朋友我得把你陪高兴了啊。然而这才是最大的误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东北人劝你喝酒不是要把你喝倒,是从我的父辈们的观念里,你要是没喝的迷迷糊糊的,就感觉是没把你招待好,这点跟我爸说了无数次,少喝酒少喝酒,然而都被他用来下酒了,说多了就重复成龙大哥在铁道飞虎里的那句台词:少说话!完了还要加一句,对你有好处,然后抬头干了,得嘞,爹都干了,陪吧。我不给东北的酒文化辩解,这绝对是百分百的陋习,没得说,但是很多朋友的感情还是靠着酒精的作用得意抒发,我反对这种酒文化,但每年回家,还是会和老爸,三叔,姐夫,堂弟来几次一醉方休,去年过年没回去,依然想念家里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09年的时候,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湖南人),老爸的各路好友,我的叔叔大爷们,因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知道我带女朋友回家还是兴奋,就各种要请我们喝酒吃饭来表示他们的高兴,所以在那个暑假,基本没怎么和我的同学出去耍,天天被老爸约着各种饭局,席间那些叔叔们也有意思,问能不能喝酒,我女朋友也耿直,说能喝点儿,这下好了,在东北,能喝点儿,就等于能喝更多。喝了几次,都是微醉的情况回家一睡一下午,好在我女朋友(现在已经是媳妇了)觉得没啥,也觉得挺新鲜的,此次见面直接导致我爸的各路好友对我媳妇一致好评,结婚的时候那酒喝的别提多高兴了,感情是见面的几顿酒喝出了极大的肯定。

后来去玩儿去了趟西昌,见识了大凉山的少数民族朋友多能喝,我那点儿酒量,就不拿出来丢人了。。。

7、在东北农村,应该是更大程度的落后于其他农村,我们家、朋友家的很多亲戚存在一种有意思的思维,我们总结叫“恨人有、笑人无“,你发展的比他好,他不思考为什么你做得好,有什么能让自己也像你一样,反而会觉得你肯定是走了歪门邪道,不能长久,或者是你运气好,而他时运不济。当你落魄的时候,他想的不是如何能给你帮助,而是瞧不起你,看不上你,觉得读书有什么用,去外面有什么用。这样的思维不代表全部人,我也不黑谁,但是在我的眼里,看到了很多这样的。

07年高考离开家已经10年了,现在在成都安家,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回趟家了,依然很爱我的家乡,很想念我家乡的亲人,有时候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久了,也会怀念那种到哪都可以走关系的感觉,但我知道,那是不健康的,30年的生活,20年东北,10年成都,就现在而言,我更爱成都。去年母校120周年校庆,进了会场就把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了,感觉这10年的时间让自己成长更多,也感悟更多,真的是他乡变故乡。希望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也希望能看到家乡雄起的一天。ps:赵雷唱的《成都》是假成都,真正的成都,你要来了才知道。

东北是我的家乡,我爱她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