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却又没有被意识到的刺激,可能对人们的认知产生影响么?

图片:PublicDomainPictures / CC0 被看见却又没有被意识到的刺激,可能对人们的认知产生影响么?

知乎用户

读了各位的回答,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我的背景与神经科学无关,但是被邀请了,感觉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做点补充。

先放回答:虽然不知道这种刺激怎么影响认知,但是它影响至少一种行为。不过目前的实验仍有待完善。

对“被看见却又没有被意识到的刺激”这点,我先解一下题。这种刺激,我觉得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刺激是被感知的东西提供的直接信息,不管是视觉上的信息还是其他感官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是被感知物体所包含信息的直接反映,不存在接受者的个体解读 (比如实验所用图片中物体的形状、清晰度等)。大部分实验关注的是人们对这种刺激作出的快速直接的生理认知反应。

第二种,刺激是与感知物体相联系的社会文化信息。这类信息与被感知物体之间的联系相比前一种更松散一些,信息包含与物体本身不怎么相关的内容。同时,这类信息是社会性的,意味着它依赖于个人与社会中他人的互动、体验与对体验的解读。尽管它的形成过程需要意识的参与,但一经形成,这类信息就可以被储存在认知背景中,依实际情况被选择是否调用。而这种信息的调用可以是无意识的。刻板印象即属于这类刺激(e.g. 深肤色的人 – 社会经济地位低;亚洲人 – 数学好)。探讨这类信息的实验关注人们对刺激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

我所熟悉的一个group process理论,status characteristic theory,研究的是第二种无意识刺激。这个理论认为在一个任务导向的小范围群体活动中(成员需要合力完成一个任务),如果成员在某个身份特征(status characteristic)上具有差异,即使这个特征本身与任务本身并不相关,与这个特征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还是会无意识地影响成员们对彼此完成任务的能力的预判,从而影响成员们对彼此决策的反应。通常实验关注的决策反应是影响力(influence),即某个成员的决策是否更容易被他人接受,或者某个成员是否更容易被他人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这个理论的标准实验场景(Moore 1968)是邀请被试参与一项团体任务。在参与任务之前,被试会与团体成员见面,并被告知自己与其他成员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种族、教育水平、颜值等等),然后进入任务。一个比较常用的任务是team contrast sensitivity test,即让被试在两张图片中选择出白色面积更大的那一张。被试会被告知先自己选,然后看到同伴的答案,然后被试被要求在8秒内作出最后选择。测试本身没有正确答案(然而被试被告知有,且要尽量答对以获得奖励),大部分时间同伴的选择会与被试不同,因此最终的关注点在于被试是否改变了自己的初始答案,即是否被对方影响。

经过反复检验,人们发现在没有提供其他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在异性同伴面前改变自己的答案;少数族裔相比白人更容易在同伴是白人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答案;工作经验少的人更容易在老干部面前改变自己的答案;教育水平低的人会跟着教育水平高的人修改自己的初始答案……(Correll 2001; Lucas 2003; Biagas and Bianchi 2016; Strodtbeck & Hawkings 1957)

当问及为什么要改答案或者保持原答案时,人们会提到对方与自己的特征差异,无论是性别、种族还是其他特征。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对差异信息是有意识的。但当进一步深入询问时,人们通常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原因:"just because..."、"I'don't know."、"just thought I/my partner might be right."。这种含糊其辞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某种nonconsio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同时,当被试被要求去评价自己和同伴,以及双方在任务中的表现时,如果同伴具有男性/白人/经验丰富者/高学历者这些身份特征,那么人们通常会认为自己的同伴”更competent“、”更powerful“、”表现更好“。也即,nonconscious information可能影响了成员们对彼此能力的预期(expectation)。

总的来说,这个理论及其实验结果表明一些显性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信息会在特定的情境中被人们无意识地用来做决策

不过理论本身还是有很多黑匣子、疑问和局限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拓展。比如,整套理论适用范围很狭窄,因为scope condition(task-oriented and collectively oriented small group)的限制;那么其他情境中,目前观察到的行为差异还会存在吗?比如,被nonconsciously调用的信息究竟是什么尚不清楚;实验中并没有提供刻板印象的测量环节。比如,刻板印象是不是真的是无意识地影响人们对能力的判断,还是有意识地影响了只不过人们不好说(政治正确压力)?还比如,特征差异被prime之后的整个思维回路只有目前这一套假说(特征差异 – 刻板印象 – 能力预期 – 决策行为),what might be the althernative?

相关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争取对以上问题提出更好的验证和解答。


参考文献:

  • Berger, J., Fisek, M. H., Norman, R., & Zelditch, M., Jr. 1977.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n expectations states approach. New York, NY: Elsevier.
  • Berger, Joseph and Murray Webster Jr. 2006. “Expectations, Status, and Behavior.” Pp. 268- 300 in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edited by P. Burk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rger, J., Rosenholtz, S., and Zelditch, M., Jr. 1980. “Status Organizing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6: 479-508.
  • Biagas, David E. and Alison J. Bianchi. 2016. “The Latin Americanization Thesis: An Expectation States Approach.” Social Forces 94(3):1335–58.
  • Correll, Shelley. 2001. “Gender and the Career Choice Process: The Role of Biased Self- Assess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6): 1691-1730.
  • Lucas, Jeffrey. 2003. “Status Processe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Women as Leade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8(3): 464-480.
  • Moore, James C. 1968.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Small Group Interactions.” Sociometry 31(1):47–63.
  • Strodtbeck, F., James, R., & Hawkins, C. (1957). Social Status in Jury Deliber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6), 7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