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是所有女性都适合做母亲,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应当做母亲

图片:marvelmozhko / CC0 也许,不是所有女性都适合做母亲,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应当做母亲

「妈妈」的身份对一个女性而言,具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吗?

简单心理,心里有事儿,找简单心理。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时,越发感觉女人生娃真是一个有点魔幻的事情。

我们朋友圈里都有不少已有孩子的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换了自己孩子(5 岁以下)的照片当头像,并起了个类似“欣欣妈妈”、“阳阳妈妈”的微信名。

“很多女人啊,一旦有了孩子,她的身份就彻底变成了‘妈’,再也找不到她自己了。”朋友如是说。

母亲节刚过,我们就来聊聊“当妈”这件事。

也许,不是所有女性都适合做母亲,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应当做母亲。

当妈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先澄清一下:我们并不是想给母亲这个身份加上一些条条框框的条件。只是说,成为一名准妈妈,你可能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很多人都是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做了母亲,这也往往是很多教育、家庭问题的来源。

先看一组美国的数据:

在美国,有一半的怀孕都是非计划内。
抚养两个孩子到 18 岁,几乎每天要花上 8 个小时。
将一个孩子抚养到 18 岁需要花费约 22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50 万)。

当然,这些数据未必符合中国国情,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又何尝不大呢?

更别提孩子充沛的情感需要了。总有人说“生下宝宝后你就会自然而然的爱 ta,保护 ta”,但这种无私、理想化的爱,真的那么容易实现么?

不是所有成年女性、在所有时间点都适合当妈。

当你满足以下这些条件,也许才意味着你在客观条件上“准备好”成为一名妈妈了:

  • 压力水平较低

一项于 2017 年 10 月 8 日发表的研究发现:压力会影响家长们的的育儿方式。

尤其是当压力水平很高、极大占据着头脑,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

如果在工作、生活长期高压的情况生下孩子,父母可能会表现出更少的温暖,与孩子更低的回应、互动水平,更少的喜爱,也更有可能使用严厉的纪律来要求孩子。还可能使用“控制策略”让孩子服从。

相比之下,压力较小的父母会使用更积极的育儿行为,如温暖(Warmth)、敏锐(Sensitivity)、倾听(Listening)、理解(Understanding)和支持(Scaffolding)。

  • 拥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假设:人是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构建出来的世界里。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以自己和圆心发散,再产生相应的关系网络:家人、朋友等等。

当我们个人的生活遇到问题,比如工作危机、人际问题,很容易优先陷入个人的焦虑。这时便很难将关注点从自己的困境中转移,去处理家庭和孩子的问题——

孩子抱怨同桌欺负自己、或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都会被当成“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想象一下,当你正在面对裁员问题时,孩子做错了事,你是惩罚他还是慢慢沟通?

孩子拼装模型失败,你是选择亲手直接把模型快速组装起来,还是花更多时间,坐下来和他一起讨论策略、寻找解决方案?

因此,对于一对“做好准备”的父母来说,时间和精力成本是必须考虑的。

  • 在生活中搭建“脚手架”的能力

搭建“脚手架(Scaffolding)”,说人话就是“帮助孩子切合实际的提高”。

再看个例子就明白了。

有一个研究,把孩子和父母放在一个游戏区,让他们分别参与三个任务:

一个儿童主导的游戏任务,孩子可以选择和家长一起做什么活动。
家长主导的游戏任务,由家长决定和孩子做什么任务。
清洁打扫。

最后一项任务是关注的焦点。

研究人员观察并分析了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清洁的方式:是父母全程自己打扫吗?还是命令孩子做完所有事情?

更好的情况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清理任务,并把这次机会当做与孩子互动、对话、增进感情的平台。

上面这个实验中,如果父母能够用一些交流和开放性的语言,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犯错环境,指导孩子完成他们原先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就是成功搭建了“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的能力,常常被心理学家看作是一项优秀父母的指标。

  • 和丈夫拥有良好的感情生活

有大量关于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孩子受到的大部分伤害其实并不来自于“离婚”这件事本身,而是离婚前父母无休止的愤怒和争吵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双方和平分手,并合理参与孩子今后的生活,让 ta 感觉到被需要和被爱,这种处理方式,远比名义上的“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强行维持一段不亲密的、时常发生争吵的婚姻关系更好。

因此,夫妻双方感情的亲密度,对于决定“是否生孩子”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再重申一下,上述条件并非说一个女性不满足 xxx 条件就不适合做母亲。毕竟,很多人即使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仍然把子女抚养的很好。

说这一切的本意,只是希望一对夫妻在准备生娃之前,真的去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准备好了吗?妻子准备好了吗?

当妈这件事,也并非所有女性都必须做

和父母的聊天中,我多次和他们争论:婚姻和孩子并不是必需品。

如果伴侣和我,不能同时意识到养育孩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无法和我一起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指经济层面),那我是绝对不会孕育一个孩子的,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父母每次都一笑置之:你还小,还不懂事,等你 xxx 样就不会这么想了。

唔......每次聊到这里,我就开始脑壳疼。

有些观念,和父母辈沟通确实没那么容易。

但至少,我们自己需要真正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并有所坚持。

在思考女性与母亲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再来重新看两个老概念:

  •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

即:我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母亲。

人总要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生孩子,是出于自己的期望?还是家庭压力?还是“女性就需要生孩子”的刻板印象?

必须承认,如果一名女性做出拒绝生娃的选择,尤其在中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但这并不成为女性必须生育一个孩子的理由。

  • 女性物化(Objectification of Women)

女性物化,顾名思义就是:将女性当做物品对待,忽视女性的主观体验。

由于目前仍然只有女性具有生育能力,所以自然有一个观念:你可以生孩子,所以你应该生孩子。

再加上出于种种自身需求的考虑(例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子孙环膝),无论这些需求是否合理,“催婚”、“催生”等现象就产生了。

那么,这个过程中,女性自己的想法在哪里?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这样一种生活语境里,对女性物化的认知是很容易内化的。很多女性都意识不到,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其实正在“满足他人拥有一个孩子的愿望”,而并非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发自内心的想要一个孩子,并且爱这个孩子。

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是每个人本就拥有的权力。

在孩子这件事上,女性本就值得拥有更高度的自由。

参考文献:

Adrian Furnham. (2015). Choosing to bechild-free. Psychology Today.

Ellen Walker.(2011).To Be or Not To Be a Mom?Will I Be A Mom?.Psychology Today

Sanner, C. M., & Neece, C. L. (2017). Parental Distress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Parenting Behaviors as Mediator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