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你好不好,先来后到很重要

图片:《快把我哥带走》 父母对你好不好,先来后到很重要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为什么会偏心?

KnowYourself,戳穿系心理,不是治愈系心理。

尽管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然而偏心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着,有时候父母本身也无法意识到或者控制自己的偏心。我们就从出生顺序(birth order)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不同出生顺序影响着父母的表现

精神分析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是心理学家中最早致力于研究出生顺序(birth order)对孩子的影响的人。虽然这些研究结果距今有些遥远了,但仍值得我们参考。

阿德勒认为,即使假设夫妻双方的关系和谐并尽心尽力抚养子女长大,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孩子的地位仍有很大差别。首先,头生儿童一出生就会受到父母的过分关注。研究者 Jacobs 和 Moss 通过对大量家庭的自然观察发现,与第一个孩子相比,母亲在抚育第二个孩子时明显花费更少的社交、情感方面的互动,尤其是在第二个孩子是女孩的情况下。因为是第一个孩子,父母往往激动而没有经验,头生儿童因此受到溺爱。然而这种关系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结束,父亲会将更多精力放在第二个孩子身上。

而对于中间的孩子来说,父母一般不过分偏爱,即使在他们弟妹出生前,他们也一直有哥哥姐姐。对于中间出生的孩子来说,总是感觉不如哥哥姐姐那样强壮、敏捷,总落后于别人似乎。他们会感到自己受到的关注不够多,因而努力想要超越自己的哥哥姐姐以获得关注。对于末生儿来说,由于年龄最小,往往则会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更多家庭成员的偏爱。

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差距也有影响

年龄差距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特征,比如当前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较小,老三与其差距较大,之后又有孩子出生的情况下,老三可能表现出与长子相似的特征。当两个孩子年龄差距较大时,第二个孩子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爱而不会被忽视。

同样,性别也是影响父母关注的重要因素。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在长子与次子的竞争中,女孩会更受重视,因为女孩在儿童期和青年期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发育都比男孩快,更早发育成熟的女孩会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

然而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很多家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问题,无论男孩是的出生顺序是怎样的,他都会比女孩更加受到重视。虽然阿德勒的理论引发了众多研究,但是出生顺序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出生顺序和聪明不聪明有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除了单纯的出生顺序的影响,父母还会偏爱更聪明的孩子、更漂亮的孩子等。

在出生顺序对于孩子智力的影响的研究中,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之一是针对 1944—1947 年出生在荷兰的 40 万 19 岁男性的大样本研究,其结果显示:出生顺序靠后,智力得分将降低。也就是说,先出生的孩子也有可能因为自己更加聪明而受到偏爱。

很多研究表明,出生顺序并不会导致身体指标的差异。也就是说,第几个出生与颜值高低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想要靠长相可爱获得偏爱,只能听天由命父母的基因表达了。

此外,出生顺序一定程度上也与家庭情况变化和父母感情变化相关。比如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感情更好,可能他们会对第一个孩子更加偏爱;比如,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家庭情况更好,相比于第一个孩子,父母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第二个孩子的成长等情况。

“熊孩子”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

大家都会觉得,乖孩子更受父母的喜爱,但在关注度上也不一定如此。教育学家和心理学界发现,父母通常不会偏爱性格更好的孩子,而是会更多的关注难以抚养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解决问题”,确保自己每个孩子都尽量无恙。

很多孩子会利用害怕、情绪烦躁和生病来获得和父母的紧密联系。他们会采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恐惧,会向父母发脾气,会向父母展示出自己虚弱需要照顾来获得父母的偏心。这种时候,父母则会因为这些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而过度关注他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尽管有时候父母会在心里赞许让他们省心的孩子,但是他们还是可能会不可避免的去关爱那些不省心的孩子们。

当然,这些结果更多是一种整体趋势,在很多家庭的具体情况上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而且有些结果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到,有时候父母对特定的孩子关注更多,只是因为孩子在那个成长阶段或当时的状态确实需要更多关心,但父母的内心里不一定更喜欢。那么“偏心”究竟该如何定义,是用关注的多少来评价,还是用内心的喜欢程度呢,这同样值得考虑。

在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之后,或许我们能对“偏心”能够更坦然一些了。

以上。

References:

伯格. (2014). 人格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曹晓红, & 魏雪萍. (2013). 自卑与超越.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罗震雷, & 李洋. (2017). 论出生顺序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校园心理,15(3), 193-197.

Jacobs, B. S., & Moss, H. A. (1976). Birth order and sex of sibling as determinants of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Child Development,47(2), 315-322.

Salmon, C. A., & Daly, M. (1998). Birth order and familial sentiment: middleborns are different.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19(5), 2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