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家庭的所有矛盾,在「坐月子」集中爆发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中国现当代家庭的所有矛盾,在「坐月子」集中爆发

学人说|坐月子还是不坐?:生育文化的的新旧博弈

赵芮,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撰文:赵芮 责编:曾迪洋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产妇因为“捂月子”、静卧不活动等,导致中暑死亡或者静脉栓塞死亡的悲剧报道,一时间坐月子成了社会热点话题。为什么坐月子,用不用坐月子,如何坐月子,西方人为何不坐月子等等成了困扰很多年轻女性的问题。这里面其实渗透着传统生育文化与现代生育文化的区别。

1 医学认知区别

首先,坐月子,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体液理论的基础上,女性生产的身体被认为因“伤血劳气”而虚弱,容易“为风邪所乘”患得产后病。“产后余疾,由产劳伤腑脏,血气不足,日月未满,而起早劳段,虚损不复,为风邪所乘,令气力疲乏,股肉柴瘦。若风冷入于肠胃,肠胃虚冷,时变下利;若人搏于血,则经水否涩;冷搏气血,亦令腹痛。随腑腹虚处,乘虚伤之,变成诸疾。以其因产伤损,余势不复,致羸瘠疲顿,乍瘥乍甚,故谓产后余病。”(《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上(凡三十论)》)

为此,产妇通常在产后一个月时间(有些地方 42 天或者更长)内要遵守一系列有关饮食、身体行为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规范和禁忌。如饮食上要多吃热性、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凉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凉水、海鲜等;在行为上,产妇要避免出门,卧床静养,不做家务,不做针线活,不用眼、不梳头,并做好保暖措施,如穿长袖衣裤袜子,戴头巾等,防止风寒的侵入;在环境上,要做好防寒防风的措施,房间门窗都要紧闭,尽量避光,保持安静等。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不同,具体细节上还有很多差别。

在现代医学中,坐月子相当于产褥期阶段,即产妇自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至全身各器官(乳腺除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 6 周(乐杰,2005)。产褥期的护理比较注重产妇的排尿情况、肠功能、会阴卫生及伤口愈合、子宫、恶露、乳房疼痛、母乳喂养、发烧感染、情绪健康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等方面,产妇的生活与正常人基本无差别,鼓励产妇保持卫生多洗手,并进行一些温和的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 (WHO,2013)。目前美国、英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以技术为主的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现代产褥期护理方式。

有意思的是,回溯历史,英、美等国与我们一样,在过去曾经有过类似坐月子的 Lying-in 习俗,一直到殖民时期还有所保留,产妇也要遵守卧床、饮食和行动上的各种禁忌 (Fox,1966)。后期随着科学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破除这一传统,转为实行现代产褥期护理文化。

2 社会文化区别

一个社会对生育的定义,直接决定其成员对待生育的信念和实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嵌套。现代医学成为医学领域的主导后,将生产的一切象征性隐喻去除,女性的子宫成了生产“工厂的机器” (Martin,1992)。在美国,生育主要被视为一种医疗事件,孕妇被视为病人,人们期望她履行“病人”的角色 (Parson,1951)。一旦分娩成功,母婴平安,生产就算已经结束。在瑞典,生育被认为是一种充实的个人经历。荷兰人视之为自然事件。无论在家生产还是在医院生产,产后健康都得到国家体制上的保障,如英国制定产后家庭访视制度,由助产士完成产后两星期内 7 次到家例行的到家产褥期护理工作,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婴护理(邹青,2017);美国则依据妇产科医师协会制定的《产褥期护理指南》,在产妇出院的时候,医院送一本产后护理指南,里面包括产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和建议。产后一周内,会有护士来家里做一次产褥期探访,指导女性如何进行科学的产后护理。

而在我国,生育更多地是一种家庭事件,坐月子的过程更是充斥着传统文化和家长照顾者的意志,包含着各种关系的经营与维系。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快速流向城市,我国的家庭类型逐渐呈现核心家庭的趋势,年轻人越来越少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坐月子期间成为家庭关系最为密切又复杂的阶段之一。无论选择家人照顾月子,还是月嫂、月子中心等市场支持,均会牵扯到月子里的家庭关系问题。如果一个家庭由不同地域成员组成,面临不同的风俗习惯,情况则会更加复杂。关系处理得好,可以拉近家庭感情;若处理不好,则极有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甚至导致婚姻破裂。

整体上看,完全顺心的月子少,每个家庭的月子都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坐月子不仅涉及到月子知识和育儿观念的新旧差异,而且还反映出家庭权威、母职父职、月子主体认同等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时下家庭中的代表性矛盾,它们相互交织,折射出传统生育文化与现代生育文化之间的紧张冲突。

比如,如何处理月子里与家长的关系,是很多女性非常苦恼的事情。事实上,上下代之间对于月子的认知、哺育婴儿观念和消费观念的冲突是月子里代际矛盾的主要来源。很多女性内心并不认可坐月子习俗,或者不能接受月子里不能刷牙、沐浴,不能吃蔬菜水果,房间不通风,给婴儿绑腿等禁忌,认为既不卫生又不科学。但长辈却认为祖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肯定有其道理。中医提出中国人的体质与西方人不同,不能跟西方女性一样不坐月子,这一观念也在长辈心中根深蒂固。

那么问题来了,产妇到底应该怎么做?选择不听长辈的话,与他们争论、抵抗,可能会被扣上不孝顺、不懂事的帽子;但要顺从了,生理上和心理上又都很难接受。生育本是女性个体化的经验,却成为她们无法自主、独立做决定的事情。很多女性最后出于家人的期望,维持家庭关系,还是会选择遵守月子习俗 (Holroyd et al.,200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婆婆相比,自己的母亲来照顾月子,产妇的自主性和主动权会更高。她们在坐月子期间的言行会更随意,也更容易挑战自己母亲的权威,令其妥协。当新旧观念和知识发生冲突时,亲代向子代做出让步主要是源于情感和道德层面的“父母心”(阎云翔,2012)。“随她吧,她开心就好”,许多父母现在都这么想。

再如,传统母职角色的主要特点是“牺牲”和“奉献”,变革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作为母亲的职责、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女性与丈夫、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开始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不是传宗接代的机器,而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意志的载体,不应该因为生育而忽略自己,丧失自我,不应一味地以孩子为中心,而是选择通过成为更好的自我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对产后身体的管理上,他们不再愿意盲目地遵从传统月子各种禁忌,如喝大量油腻的下奶汤,“变成大肚便便的‘奶牛’”,更多地希望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身体护理和恢复。

结语

简而言之,虽然这些新趋势被一些家长认为“太自我”、“是不为孩子考虑的母亲”,但不可否认,现代生育过程中女性对科学坐月子、科学育儿理念的认可以及自我主体意识的增强均对传统生育文化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新旧文化的博弈、家长权威的式微以及新时代伴侣关系的重塑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参考文献:

Fox C E.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early infancy in Anglo-American culture: 1675-1830.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American Civilization, 1966.

Holroyd, E, Twinn S and Yim I W. Exploring Chinese women's cultural beliefs and behaviours regarding the practice of "Doing the Month". Women & health, 2005, 40(3): 109-123.

Martin E. The women in the body : a cultural analysis of reprodu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92.

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Illinois: Free Press, 1951.

WHO Recommendations on Postnatal care of the mother and newborn, 2013

(隋)巢元方著, 宋白杨校注. 诸病源侯论.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乐杰. 妇产科学(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2-100.

阎云翔著, 陆洋等译.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邹青. 国外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2):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