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极圈内出现 30 度罕见高温,究竟是谁在「焖烧」地球?

图片:Public Domain 最近北极圈内出现 30 度罕见高温,究竟是谁在「焖烧」地球?

中国气象局,分享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

几天前,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一度达到 32℃。

今年夏天高温热浪席卷北半球,欧美以及亚洲遭遇持续高温干旱。

气候和极地专家详解,请戳视频

究竟是谁在“焖烧”地球?

从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风险加剧,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

为何今年北半球尤其炎热?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都一样。

如今,全球气温上升速度呈不对称性,呈现出一是北方升温速率高于南方,这表现在今年夏天就是北极高温的极端性要高于低纬度地区;二是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高于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

虽然今年中国的高温日数是 1961 年以来的第三位,但最低气温却是 1961 年以来最高的,最低气温高意味着夜间不返凉,加重了炎热程度。

为何北极地区发“高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大概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种现象叫做极地放大效应

今年夏天发生北半球罕见的极端高温,主要是由于今年冬末春初开始北极地区已经出现了气温异常偏高的现象。

今年 1 月开始,萨瓦尔巴德岛上黄河站的气温已经出现高于 0℃的情况,气温比常年气候平均偏高 10℃左右。到 3 月,北极地区气温偏高的趋势更明显。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夏季,导致冷空气活动减弱,是此次高温事件的主要原因。

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北极地区冬季的海冰正在不断融化变薄,监测数据表明2018 年 1 月北极冰层厚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低值。北极海冰融化变薄后形成碎片,从南边吹来的强风将冰层向北推至北极中心,并将热量从海洋不断释放到大气层,使得温度升高。

我国东北异常高温的幕后推手是谁?

入夏以来,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极地冷空气很弱,向南扩展的活动就很弱。

2018 年 4 月拉尼娜事件结束后,海温上升很快,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位置偏北,尤其是控制东亚地区的副高位置较常年异常偏北,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 1 倍以上。

同时,副高南侧不断有台风生成,推动副高向北移动,我国华北和东北刚好受副高的控制,尤其 10 号台风“安比”影响过后,东北地区气温迅速升高。

极地原本是整个星球的“空调”,能调节气温、湿度、大气。但如今它“瘫痪”了。

幸运的话,北极熊可能会在连续游几天之后,找到一块能承受自己重量的浮冰,趴在浮冰上喘口气;

但更多时候,人们只是找到被海水冲到岸边的北极熊的尸体。而尸检结果显示,这种善于游泳的生物死于溺水

北极熊在当下的高温中已经遇到危险——如果不改变,北极熊或在 40 年代内迎来灭绝。

漠北,云物理/大气科学
其实下面的有些内容,已经在
研究指出本世纪末,整个华北平原可能因热浪而无法居住,是真的吗?我们如何应对?
问题下回答过了,不过既然是第二次说,一定会有一些展开的。

极地本身就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观测到的北极夏季海冰

在两种 RCP 情境下,预估的升温情景,可以认为分别代表全球升温 1、4℃。

可以看见,在RCP8.5情境下,虽说全球平均是 4℃,那也是因为有海洋的关系。可以看见,在中纬度大陆升温已经达到 5-7℃的情况下,北极地区的升温是在 9-11℃,而有北大西洋暖流的极区,升温甚至超过了 11℃

这是在被称为“可预见的未来”内的预估

再来说说什么是 RCP

RCP,典型浓度路径,分为了 4 种,RCP2.6/4.5/6.0/8.5(深蓝 / 蓝 / 橙 / 红)

分别代表了严格减排,两种中间方案(可以理解为半路减排),高排放

在这四种情境下,全球气温变化和北极海冰变化如下

有的时候,以上 4 种 RCP,可以认为代表着全球升温 1,1.5,2.0,4.0℃(或者 1/2/3/4)而 2.0 也是巴黎协定划下的气候红线。

我在开头的回答里也说了,

在大众还在为了全球变暖喋喋不休的争论时,气象、气候学界已经开始将目光从 1.5/2.0,默默的转为了 4.0。对,就是上面那个红彤彤一片,北极升温 11℃,海冰在 2070 年完全消失,的那个情形。哦,对了,还有啊最近啊,二氧化碳的气候效应几乎已经没有人在研究了,因为几乎是事实了。

很高(very high)信度的辐射强迫,研究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但一定还有人在研究,这要注意)

可以看出来,二氧化碳的辐射强迫已经高出了很多了。

还有说人为影响不确定的,看看那根橙色的柱子,再看看柱子上面的误差线

现在的热门是确定气溶胶 - 辐射、气溶胶 - 云相互作用,争取将误差线缩小。橙色的负误差极大一部分来自云


接着看看这次北极的事件,

至于为什么放在后面说呢?

就如同今年华北高温,一次偶发的区域夏季气候事件,事实上并不能证明什么,需要看的是总体的数据,因为要看变率,一个孤立点怎么求导,对吧。

暖脊,暖脊,还是暖脊。

欧洲有一个强大的大西洋暖脊,使得红圈内极圈迅速升温。

事实上,这片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区域的北极圈经常高温,深冬温度高于零上,这几年也算不上罕见了。

如何看待北极冬季出现史上最高温 2℃,比往年高 30 度?

就这样~

(完)

对了,除了最后一张图,其余的出自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文决策者摘要)

要跟我讨论图片的问题,麻烦稍微看一下~这是基本的礼仪哦~~

中文的,图文并茂,其实挺好看的。[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