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几个心理学理论,男朋友再也吵不赢我了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学了几个心理学理论,男朋友再也吵不赢我了

简单心理,心里有事儿,找简单心理。

最近心理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发表文章,指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个谎言,批评津巴多操纵实验过程。

舆论一片哗然。许多心理学爱好者感到很震惊:如果这么有名的实验都不靠谱,那心理学还有用吗?

选题会上,我们聊起来:大家在生活中,似乎都会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一些心理学的名词,来解释我们遇到的人和关系,但所带来的,也并不是全是帮助。

所以,今天想聊聊,心理学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

1.“男朋友再也吵不赢我了。”

可这是好事吗?

先说个故事。

同事球球说,他前一段时间在亲密关系里总处于愤怒的状态,但找不到原因。后来找到了“原因”,却更愤怒了。

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感觉到,愤怒的‘原因’,是被另一半‘被动攻击’。”

细问之下,事情的开端,无非是彼此之间为生活中的细节发生了摩擦。事后,球球在一个网络上看到一篇介绍“被动攻击”的文章,眼前一亮:

“被动攻击就是故意不配合对方,却又避免直接对抗,比如对你的要求满口答应,最后又突然变卦……”

——怎么听男友说的话,看男友的眼神,都越来越像是在被动攻击自己。

后来再次发生矛盾时,球球总是会下意识说:“你看,你又在‘被动攻击’我了。”

如此一来,双方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越来越无法沟通,心结越结越大。

理论并没有成为彼此关系的铠甲,反而成为了攻击对方的武器。

2.“别靠近我,我们不是合适的‘类型’”

这是对的吗?

球球这样的心理学爱好者并不罕见。

他们有思考能力,读的也不是“伪心理学”,甚至学习到一个理论后,还擅长运用在生活当中,对身边人进行分析。

那种感觉,就像洞穿了人际关系间的魔术,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解释。

比如,很多年轻人会用“依恋类型”来解释自己的浪漫关系。

知乎上就有人提问:怎样调整自己成为安全型依恋类型?

实习生小雨也是其中之一。

她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依恋类型”理论,很着迷,并确信自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在被男生追求时,她会认定对方的依恋类型不适合自己,而拒绝对方。

小雨发现,这样很难遇到完全合适自己“类型”的男生。

后来交了男朋友,和另一个异性朋友聊天时也很有共鸣:

“心理学似乎慢慢成为了我们解释生活中感情问题来源的终极答案。我和男朋友说三句话就吵架,因为我是焦虑型依恋;他认为和女友没办法相处半年以上,因为他自己是回避型依恋。”

她和心理学专业的朋友聊天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误解:虽然人们总是讨论依恋类型的差异,好像他们不会重叠,是分离、纯粹的类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依恋理论最初描述的并不是婴儿的“性格类型”,而是婴儿与照顾者的关系,而婴儿会和不同的照顾者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最近的依恋研究也不再简单地把人们分类,而是给出人们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其实许多心理学概念都是如此,人不能简单地分为几种类型,而是在各个维度上以连续谱分布。

3.“都是 xxx 的问题”

那“你”怎么办?

近几年,“原生家庭”的理论深入人心,不少心理学爱好者在解释自己人格的形成时,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时,都会这么解释:都是我原生家庭的问题。

甚至落入一种惯性思维:我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我没有办法改变。

“原生家庭的阴影”可能真实存在,彻底摆脱它的影响也很困难。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在逃离,也没有走出来。但,把一切问题推给过去时,我们自身如何成长?

朋友小可的孩子三岁了,每次她和老公发生争执,都忍气吞声。

因为她总想: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么大,孩子看见我们吵架,以后性格会变成什么样啊?

—— “原生家庭”理论加重了她的育儿焦虑。

这些心理学学习者们所困惑的是,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为什么对关系没有改善?

一来可能是因为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二来可能是,他们在用理论解释活生生的人,忽略了真实的关系和对方真实的感受。“理性上”认为把对方看得一清二楚,却对自身的愤怒、悲伤等情绪没有任何缓解。被分析的一方,也可能会感到百口莫辩:“这不是我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感受。但我没办法用理论反驳你。”

——“上脑的”分析,不仅可能屏蔽了对方的真实感受,也可能屏蔽了自己的真实心理动机。

承认吧,人们有时是依靠“鄙视链”来维持内心秩序的,当我们分析周围世界时,不自觉把自己放进了上帝视角,用专业的理论去俯视对方。

4.“谢谢提醒,不过我们早就知道了。”

普通人学习心理学的另一个局限,就是容易“跟不上进度”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理论总是在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校正的,然而普通人往往只记得某项理论诞生的版本,却无法跟上后续的修订过程。

就拿最近饱受争议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下简称 SPE)来说,独立记者 Ben Blum 在 Medium 发文,标题为“一个谎言的生命周期”,指出 SPE 的种种问题,进而质疑实验和结论的可靠性。

这篇文章在大众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是专业人士的评论基本表达了同一个态度:谢谢提醒,不过我们早就知道了。

以 Vox 的报道为例,科学记者 Brian Resnick 首先肯定了对 SPE 的批评,但他马上指出:心理学界内部早已对实验进行了多次反思,同时期的许多实验也经历了同样的审视,心理学教材需要更新。

实际上,斯坦福监狱实验真正的意义并非那个“好人在特定环境下会变坏”的简单结论。它对社会心理学的启发仍然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津巴多在知乎上发文回应此事,他说:

“我相信,我从 SPE 中提取的延伸理论以多种方式在三个方面对心理学和社会产生了贡献。它们是:理解和应对害羞; 理解和利用时间观念,以提升生活质量,治疗心理创伤;最后是英雄的想象项目(Heroic Imagination Project )的创立,它鼓励富有人情味的、惩恶扬善的社会行为。”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 47 年里,学界已经在原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修订和探索,而大众媒体所呈现的、大众所知到的,仍然是那个最初的故事。

5.“我,是否面对了真实?”

我问球球,和男友的矛盾后来怎么解决的?

球球说,想知道男友最真实感受的他,卸下了自己对‘被动攻击’的预判,敞开心扉和男友聊了一次。男友说,自己只是单纯地想迁就他,结束话题。

球球也接受了男友的说法,或者说,他穿透了自己预设的理论屏障,真切地看到和接纳了男友的感受。

他说:“心理机制太复杂了,也不可能用几个理论皮毛就可以解释。理论是帮助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互动关系的,而不是拿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甚至拿来攻击自己和别人的武器。 ”

学习心理学对我们会有很有益处,这毋庸置疑。但它只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个维度,它不能用来解释一切。

——更不要让它成为你在关系里攻击对方的武器,或是画地为牢的屏障。

当你发现,心理学没有解决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反而带来很多阻碍。或许无法甩锅给理论,而是应该反思:

我,是否面对了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