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标签集合体」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在你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标签集合体」

人是不是标签的集合体?

Andy Lee,《思维的利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认真想

限定 50 字内,你会如何自我介绍?

50 字内,讲不了生平经历,人生故事最多开个头。在这个篇幅下,我们只能选择用语词来形容自己。

能形容自己的语词很多,空间有限,我们只能挑重点讲。性别和年龄是重点,可一眼能看出来,故略过。像学习经历、工作职位、兴趣爱好等非外显的内容,则需要借语词的力量,向他人告知。

此时此刻,语词就像是一个个按钮,一按下去,就能让人产生不由自主的联想。比如,“退伍军人”这个标签,会让我们联想起一个纪律性强,身体强健,行动果断,留着平头的浓眉男性。“幼儿园老师”则会让我们联想起一位温柔体贴,笑容可爱,穿着过膝长裙的长发女性。

请问,“性工作者”、“哲学教授”、“保险推销员”、“出狱后的犯人”、“同性恋”、“公司高管”、“出租车司机”、“流浪歌手”、“日本人”、“法国人”等标签,会让你联想起什么意象呢?

通常,只有在水平低劣的电视剧里,我们才会看到那些刚好符合联想的虚构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他们的角色定位是脸谱化的。

他们不是人,而是标签的集合体。

其实,地球上的大部分人,对我们来说,都是标签的集合体。我们不认识他们,却谈论着他们,像裁判一样评判他们的能力上的优劣,像法官一样判断他们行为上的是非。

路遥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可惜,工商社会,时间宝贵,没有日久的机会。面试时,15 分钟就要见人心。相亲时,半个小时就要见分晓。一看到对方说的英语不标准,那就淘汰。瞥见对方穿的衣服不是名牌,那就迅速换下一位。

对于任何人事物,我们都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概念化的理解,一种是非概念化的理解。

非概念化的理解,又称之为第一手了解,就是通过长时间的零距离接触,了解这个东西的全貌。不断去触碰它,感受它与外界的互动。以工作场合中的员工招聘为例,非概念化的理解,就是已经把这位员工招进来了,通过三个月试用期的观察,对此人的工作能力、态度、志向、兴趣等特点的全方位理解。

概念化的理解需要借助于符号,又称之为第二手了解。比如,观察一个人的简历,看此人的学历、工作经历、曾经的项目成果、自我描述、同行评价等等。可以是文字符号,也可以是图像符号。比如,面试时,观察此人的衣着,也能建立某种概念化的理解。一个衣着破烂的人,会让我们联想起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而不是正在扮演流浪汉的职业演员。

对于人的概念化理解,就是将此人看作标签的集合体。它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能帮助我们迅速做出筛选。还是以员工招聘为例,我们设立一个最低学历或工作经验的门槛,就是为了将身上不具备某种标签的人排除出去。因为我们认为,不具备这种标签的人,不大可能适合正在招聘的岗位。

麻烦就在于,人本身是难以概念化的。每个人身上都具备一些难以言表的特征,需要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才能捕捉到这些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不要求你进行自我介绍,那你肯定也了解自己。但这种自我了解是一种内隐知识,无需用语言表达,你就能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价值观、世界观等等。

不仅是对于自我,对于父母、伴侣、密友等熟识的人,我们都有这种非概念化的理解,不用言说的内隐知识。

在理想状态下,人们对于陌生人的理解就是概念化的理解,将这些人当作标签的集合体,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类。人们对于自我以及特别熟的熟人的理解,就是非概念化的理解。我们不用说话,就能和这些人相处得很融洽,完全不会感到沉默导致的尴尬。

现实生活从来都不是理想状态。有人对自己的理解都是概念化的,必须要给自己贴上标签,否则就没有安全感。而有些人则热心地用非概念化的方式去理解包括陌生人在内的所有人,这很难做到,但也说不上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毕竟,我们很难评价他人的生活方式。

从我的经验看,概念化的理解本身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虽然经常会造成管中窥豹的弊端,但它在这个信息时代,几乎是必要的理解手段。我的做法是不断改进概念化的理解方式。引用当代哲学家 Simon Blackburn 的说法,就是掌握概念工程学的技巧,来修正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没有篇幅详细展开,只举两个例子。

在汉语里,我们常常省略谓词逻辑中的量词。当我们说“懂英语的人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时,我们可能默认的是“所有懂英语的人比所有不懂英语的人都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们无法添加“所有”这个量词,只能说“在维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懂英语的人比不懂英语的人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或者说,“一些懂英语的人比另一些不懂英语的人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总之,量词“一些”和“所有”是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概念标签让我们产生的联想,常常是用“所有”来代替了“一些”,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往往只是特称命题。

第二个例子关于无处不在的隐喻。隐喻或类比是塑造概念的基本方式。当我们在工作场合说“战胜对手”,其实就是在套用“商场如战场”的隐喻。当我没说“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那就是套用“人生如旅行”的隐喻。当我们说“这个知识点必须讲得更简单些,否则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就是套用“知识如食物”的隐喻。有些隐喻很好,有些隐喻很糟糕,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如果我们完全不知道隐喻的存在,那也就没法分析了。所以,对于隐喻的意识或警惕,能促进我们的概念工程学功底。

还有很多能促进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工程学体系的知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中理论,都能促进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头脑中有了更好的概念,我们就能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产生更好的概念化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手信息自然必不可少。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我们没法了解所有第一手信息,只能在重要的领域中了解第一手信息。想要了解吸毒成瘾者的生活,我们不可能真的让自己变得吸毒成瘾。可以说,我们摄取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二手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我们的概念使用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最后,我们可以来试着回答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人是不是标签的集合体?

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动物,有着发达的大脑,过着群居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分布异常广泛。从生物的角度上看,人当然不是抽象标签的集合体,而是活生生的动物。

但人对彼此的认识,几乎必然是概念化的认识。不借助语言符号,本文都没法写出来或者说出来,那还谈什么深入的理解呢?所有的科学模型,都要有抽象的符号、公式或者专业术语的参与,也就是说,都要借助语言的力量。人类之所以强于其他物种,也就是因为人类是拥有语言的动物,而其他动物都不具备人类这种发达的语言能力。

所以,人不是标签的集合体,但人眼中的大部分人,的确是标签的集合体。我们能做的,只是改进那些标签而已。

最后总结一下:

1.我们人类对于陌生人的认识,大多是基于语言符号的概念化理解,这是一种二手理解,容易造成管中窥豹的弊端。

2.我们人类对于自己以及朝夕相处的熟人的认识,则是非概念化的理解,这是一种一手理解,但耗时耗力,难以推广。

3.方便快捷的方式不准确,准确的方式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提升自己的概念理解和使用能力,让方便快捷的方式变得更加准确。一定要坚持非概念化的第一手了解,也可以,只是成本会很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