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疗愈」胜过任何

图片:《海街日记》 此际「疗愈」胜过任何

陈小惜,额……我现在由一只阿杰接管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在日本,“历史问题”以高度政治化的姿态重新浮出水面,并不断拷问着战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现代日本在“起源”上的“原罪”。于是,在即将跨入一个全球化新世纪之际,摆脱和抹平被上世纪国家历史所笼罩的心理阴影和精神重负,自然而然地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集体性无意识。“疗愈”(し)在日语中是一个派生出来的新词,它最初进入日本年度流行语排行榜是在 1999 年。其用法诸如“疗愈”型风景、“疗愈”型音乐、“疗愈”型漫画等等,由此派生出一种全新的事物修饰和分类。与许多昙花一现的流行新词不同,这个词汇的流传不只限于年轻群体,同时渗透至老、中、幼各个年龄层。而且在媒体和商业的联手造势之下,追逐“疗愈”之风此后三四年间有增无减,甚至愈演愈烈。在世纪之交的日本,“疗愈”竟吊诡地成为一个国民性的主题。

评论家小森阳一在《村上春树论》里提出的观点是:《海边的卡夫卡》受到欢迎,也是是因为其始终贯穿着“疗愈”作用。对于日本战后、90 年代初经济泡沫两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海边的卡夫卡》以“无罪释放”的姿态,将“一代人”的责任轻易地抹掉。此后这种“疗愈”色彩,不仅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有所呈现,在日本的众多电影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受到评论界广泛好评的《海街日记》,便把“暧昧”的“疗愈”进行到底。

《海街日记》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被父母抛弃的三姐妹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在父亲离开了 15 年之后的一天,她们接到了父亲过世的消息,遂回到父亲离世前生活的地方参加葬礼。在葬礼上,她们相认了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浅野玲。浅野玲是父亲第二个妻子的女儿,却在母亲去世后,跟着父亲与继母生活,也就是父亲的第三个女人。生性软弱的继母在父亲生病之后,并没有承担起家庭责任,让浅野玲一人照顾生病的父亲。因此,她有着与同龄人不不一样的成熟。

葬礼之后,老大小幸邀请小玲到镰仓一起生活。尽管小玲是父亲与第二个妻子所生的孩子,三姐妹并没有对小玲抱有恨意。“上一代人的责任与我们无关”是联结海街四姐妹的关键。正如大姐幸跟四妹浅野玲所说:“那都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不是谁的错。”四姐妹当中,因为老大幸以及老四浅野玲对父辈的记忆最深,与排在中间的老二佳乃和老三千佳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成熟、稳重,而且在不同的细节里都表现出不言而喻的个人记忆创伤,后者则性格活泼、敢爱敢恨。轻重之间,四姐妹体现了当代日本青年一代不同面貌的典型特征。

如何处理“上一代人”留下的伤痕?是原谅、是理解、是忘记,还是假性失忆?当我们已经认知叙事伦理不具有道德教化的责任时,如《海街日记》这样的作品就会慢慢抹掉它的社会功能,历史社会认知。电影将创伤移植入人们的普遍情感问题——婚外情当中,将“上一代人”的印象模糊化,留下来的是“下一代人”在日常叙事中聊以自慰的化解方式。在电影中,老大小幸与老四小玲频频对话,寻求抚摸“创伤”的可能性。让“疗愈”变得复杂化的是,老四小玲也是经历父亲与其他女人相爱的受害者。相比起一个背负“创伤”的,等待被原谅的“罪行种子”,老四的“罪行”早已在成为受害者的时候被化解。她也是一个等待“疗愈”的人。而老大小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里也成为了他人的第三者。老大原本作为“行刑者”,却因为自身的经历也埋下了“罪行种子”而被消解了原本的罪行角色。在这种纠缠不清的状态当中,老二千佳和老三佳乃是“假性失忆”的代表。父辈记忆模糊不清,回忆、责任对她们来说太过沉重。当下的爱恋与欢乐,更为重要。

当然,我无意谴责《海街日记》对“疗愈”主题的依赖。老大与老四的个人经历复杂化了这场消解“原罪”的路径。忘记、理解、原谅,都不是最终的归属。导演看到的是,“上一代人”的“罪行”在“下一代人”中依然隐约出现。只是它以一种更为个人主义的、日常化的形式出现。

《海街日记》的点睛之笔也是面对“上一代人”责任的处理方法。老大小幸拒绝了和情人一起到美国生活的邀请,她作出了改变。而情人最后跟小幸所说的:“你承担得太多,被夺取去了童年时代。”正是电影找到的“疗愈”药方。找回童年时代,从无罪的、欢乐的、无自我意识的童年开始,重新认识自我。摆脱“上一代人”的影子,用“隔绝”的方法拒绝与“原罪”认亲。《海街日记》在历史认识的层面上,依然不够诚意。电影太轻,逃逸了我们原本能够直面的“罪行”导致的“死亡”与“责任”。同样,在卡尔维诺的《千年文学备忘录》中,他所提出的“轻逸”,可能也是对“沉重”的逃避。

《海街日记》的舒缓作用,好比“小确幸”这种也从日本传入的名词。小小的确实的幸福,果然比“苦大仇深”、“家国情仇”令人愉悦得多。童年、海边、烟花、美食,它们在人类的生死边缘之间悠悠相伴,再多的痛苦也不在话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编丨周祚

责编丨憨憨&BIUBIU

犬莹莹:文艺学硕士·自由撰稿人·品牌策略师·游走在学院与广告公关圈的双面人。喜欢一切冷静、克制、理性的事物,禁止煽情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