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因早恋被父亲打至骨折,里面的「中国式家长思维」才是最可怕的

图片:《霸王别姬》 女儿因早恋被父亲打至骨折,里面的「中国式家长思维」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评价「父亲因为女儿早恋开房,将其打骨折」中父母的做法?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李松蔚,普通的心理学工作者

看到这篇帖子,感到非常痛心。

想起来,有一次参加一个讲座,一个心理学家讲家庭治疗。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她说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她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在的孩子」。以前还可以打骂,可以体罚,孩子对老师都服服帖帖的。现在只靠讲道理,有的孩子听你讲,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她诚实地说,她认为现在的方式比以前文明了,进步了。但是,有的孩子真的就没办法管了。

那个讲座的专家,是个德国人。她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说,她在德国也会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那她就问那些父母:「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管不住的呢?你那么高,对方那么矮;你那么有经验,对方那么稚嫩;你经历的事情那么多,有钱,又有资源,对方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比他还没办法?」

提问的阿姨怏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那个专家的回答,没有完全澄清她的困惑。我理解那个专家的意思,如果两个人卯上了,在一个正常的关系语境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老板,一个雇员,一个智者,一个学徒,这个力量的差距可以说是很悬殊的,稳的。说前者搞不定后者,不存在的。只要肯想办法,基本都能搞定。但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

你要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人」

我这句话没有讽刺的意思。仅仅是就事论事,所谓斗智斗勇,其实就是当成一个平等交往的对象。中国的家庭文化,是不跟孩子讲平等的。典型的就是很多大人挂在嘴边的:「你一个孩子懂什么?」「他还是一个孩子,跟他废什么话?」孩子幼稚,冲动,没脑子,不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

做错事了?正常,孩子嘛!打就是了。

不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在很多大人看来,孩子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记得住。打孩子有点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这些生物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没什么打一顿改变不了的想法,如果有,那就打两顿。——这种信念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即使我们不打孩子,我们也相信,那是出于文明或爱心,暂时封禁了「最有效」的管教手段。

事急从权,逼急了还是得祭出这个法宝。

讲道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效果差一些,而且费事。你讲了他不听呢?实话实说,所有不用「打」的方式都有点费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把孩子当「人」。免得麻烦。假如把他当成跟自己平等的存在,对手也好,伙伴也好,你就必须花心思跟他周旋。一来没这个时间,二来似乎也没必要。

否则的话,你又想要这个人听话(毕竟你很清楚,她现在的很多冲动,会让她后悔一生),又不能打,怎么可能不费事?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她就是不听。这时候,要么挖空心思去找别的办法,要么就回到更简单的思路:

「我给你脸了是不是!你以为我不敢打你?」

「打」可以最快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路径依赖的操作: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打!
好好讲道理没用?那就打!
打了没用?那是因为打得不够狠!

这种路径依赖特别可怕,因为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中国家长的思维不是去想「一定存在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何必舍近求远!打到位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种很难被反驳的自证循环。

德国专家的回答是这么个意思:你比他大那么多,你总是有办法的。

而中国家长的困惑在于:除了打,我真没有(省事的)办法!

这件事不能怪他们,怪就怪他们对于「办法」的经验太少。代代相传,都是靠暴力镇压的思路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办法,是因为从没有想过别的办法。——或者也想过,但往往是浅尝辄止地试了试,又回到了老路。

请务必记住,对亲子关系来说,最有害的想法就是:「打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手段」。哪怕你自己不用这个手段,这样的想法仍然会限制你。

当你对这种想法(再次强调,哪怕你不打)形成了路径依赖,一旦孩子遇到问题,你的思考方向就变成了「究竟是打还是不打,打到什么程度合适」,然后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而你陷在这里,却不去想「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法」。这就大大窄化了你们的关系。就像那个提问的阿姨,她真诚地感到困惑,是因为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方法,是不用打,也可以管住孩子的

要找到这些方法,你必须先相信,打孩子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管用。孩子是靠语言来沟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脚来管教的动物。

然后你要相信:你跟孩子之间,是有其它办法的。

回到这个具体的例子吧,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制定大的原则。

如果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她谈不谈恋爱,跟谁谈,怎么谈,原本都是她自己的事。家长过度干涉,费力不讨好,还容易引起反效果。这是基本的边界意识,跟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她,作为家长只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让他们在这个年纪发生性关系。——两个问题是分开的:你恋爱是你的事,我们只禁止你发生性关系。

作为一个原则,这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很容易打破这个原则。他们总是看恋爱这事不顺眼:「你看,成绩下降得这么差了,所以说不要再谈恋爱了!」这样一来,破坏了跟孩子的同盟关系,双方站到对立面上。原有的共识也就被打破了。

如果要关心成绩,当然也可以:「你的成绩下降这么厉害,要怎么赶上?」一起商量一些提高成绩的措施。不用跟恋爱扯上关系,更犯不着因此棒打鸳鸯。各是各的事:恋爱可以谈,学习要搞好,性的大原则绝对不能突破。

第二,行使管理的功能。

制定了原则,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这件事家长是要管的。

什么叫管呢?回到前面的路径依赖,再次强调:管并不是打。不妨这样想:如果一个远方的朋友,把他们女儿送到你家寄宿一年。现在她恋爱了,朋友嘱咐你,千万要把她看好。你会怎么做呢?你不能只是停留在讲道理,也不能简单地把她揍一顿,这时候你会对她做些什么?那些做法就是「管理」。

假如,这个女孩跟男友夜不归宿,怀孕了。你朋友打电话来:「你怎么管的!」你不可能告诉他:「哥们,我尽力了。我之前跟她谈过话,该说的我都说到了。我唯一没做的就是揍她一顿。」但人家不在乎这个,人家问的是:

你们谈话的时候,有达成一致吗?
这件事只是彻头彻尾的意外,还是早有苗头?
事态演变到这个程度之前,你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出事那天晚上,我女儿是怎么从你家跑出去的?你们家对于出门有哪些具体的管理规则?她出门之前有没有告诉你们去哪?几点回家?
发现她撒谎,有哪些具体的惩罚措施?
那一天你们有没有跟她发生过争吵?
平时关系如何?积累的矛盾是否有妥善处理?
……

当然了,你不需要为朋友的女儿承担这么多责任。之所以做这个假设,是要你不能轻易去打她,你把她看成一个让人头疼的,又不得不好生对待的大姑娘。这个前提下,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来预防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第三,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解决问题。

其实,不管给出什么建议,一定都会有人说:「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真的,也是对的。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想追求一种简单的方法了。说一句什么,或者做一点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幻想。

幻想的另一面是挫败。越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越容易剑走偏锋。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孩子的「自爱」。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生气,是因为女儿不知道「自爱」。这让他产生了动手的冲动,好像揍一顿就可以把「自爱」揍出来一样。这很悲哀。

一方面,不见得是「自爱」的问题。随随便便把这事贴上一个「不知自爱」的标签,带着强烈的贬低意味,不一定有助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就算「不知自爱」好了,那是一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是她之前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家庭的养育。对这些经历视而不见,只是对「不知自爱」的结果动气,就好像一个人考试不及格,就一味地抽打那张试卷一样可笑。

你不可能把人打得「自爱」的。倒是反过来,暴力会让她更不自爱。

需要考虑的,倒是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至少在父母面前。这个妈妈在帖子里,记录了她跟女儿的一段对话:

妈妈:你们俩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女儿:我要和她浪迹天涯,走遍世界。
妈妈:浪迹天涯啊,好浪漫啊,但是你可能没地方洗澡,洗头发,洗衣服,经常要脏脏臭臭的。
女儿:不是啊,我们会住酒店。
妈妈:那需要很多钱啊,你打算怎么挣钱呢?
……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想:父母一味泼冷水,矮化女儿的选择,哪里有宠爱的感觉?下次也许可以试试这么说:「你走了,我们会很想你。」

还可以说:「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路上要住最好的酒店。爸爸妈妈给你钱,但是你自己留心点,不要被他骗了。」

是我的话,还会强调:「他对你不好,告诉我,我会打得他满地找牙。」

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女儿现在还小。但我读到这篇帖子,似乎完全理解,一个父亲的心中有多么狂怒,多么自责,偏偏又拿这一切毫无办法。这是一场漫长的挫败,我可以想象以各种方式发泄这种挫败:拿着球棒砸窗户,砸家具,砸车,砸那个男孩……甚至砸我自己,都可以理解。但既然我们讨论到「自爱」的话题,那我就一定会向我的女儿道歉:「无论如何,无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我都不该把球棒抡向你。那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我心里,我无论如何要传递给她的信息是:「是你,你比世上的一切更珍贵。

邓妍,是那种想写才写的公众号:baby-power

看完原文有人说我在怪这对父母不够宽容,哈哈,我还真没批判他们,不信你重新读一遍。如今的父母都很敏感焦虑,其实就是计划生育 + 城市化的结果,极度恐惧自己没有做到最好。其实没那么糟,人们大多是劲儿使错地方而已。如果你非觉得这篇文章是在批判,那我建议你不要看。想清楚,你到底是爱孩子,还是更怕自己的 ego 被伤害——也就是被你树立起来的那个「称职父母」的形象。

-

正文:

和家人亲戚一起回忆过去,你会发现,你记得的事情他们完全不记得,而他们提到的事情,你一点印象都没有。

即使怀抱着最善良的初衷,叙述人也只是通过自己的角度来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往往举出那些如何对自己孩子民主宽容的例子,但真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我绝对绝对绝对不是说他们在说谎。而是,人能记得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思考过很久的事,比如,想方设法地想让孩子走上正轨,为此操碎了心,他们为这件事付出的精力,是历历在目的。但他们很可能忘记了,某天随便一句拒绝的话,让女儿痛苦不堪。

因此,我从来不完全相信网上这些「家事」。

说这些,是希望知乎上看了事件而感到焦虑的父母,不要再焦虑了。你们可能以为,这对父母做了所有他们能做的却还是没有好的结果,这事儿就无解了。并不是这样。你们看到的只是字,不是他们生活的分分秒秒。

接下来我想说,那些赞同父亲暴打孩子的,还誓要以身作则,自己孩子这样也要一样暴打的,他们这样想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就是这种对待方式。无须讨伐这些赞同惩罚闯祸孩子的家长。他们只是在保护他们的 ego,也就是他们给自己树立的「称职父母」的形象。他们爱孩子吗?爱。但在公共场合例如网上,他们更爱自己的 ego。

叙述人的文章里,有几个细节。

很明显,这位母亲认为,他们打儿子不打女儿,就是偏爱女儿,似乎「打或不打」是某种标志,不打女儿就是对女儿更好。再看后面的文字,没收手机、断零花钱、让她在家多学习。青春期的孩子想的是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想的是:我要自由,我要冒险,我要做个别人眼中牛逼的人!说实话,她可能宁愿你打她骂她惩罚她,只要你把手机和自由给她。她为了自由,撒谎越来越多,因为她想要的,都被没收了。反抗加幻想型体质,这种孩子你是没有办法把她往乖巧那边推的。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尊重父母?因为他们突然有了自我意识,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妈妈不是世界上做饭最好吃的人,原来爸爸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员。好在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还是在的。什么情况是最糟糕的呢?就是孩子突然发现,我靠,你有什么资格限制我,你以前对我的管制完全是因为把我当小孩子。我现在不是小孩子了,你的招数不灵了!

所以父母应该反思一下,以前对孩子的管教,是不是「不许玩手机,因为我是你爸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你的管教方式是否仅仅(注意是仅仅)是建立在权威上。孩子当然需要被合理限制,然而每当你想限制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建立一个规则,一个你和孩子都能接受的规则,孩子需要觉得受到了尊重,而不是你替孩子觉得你尊重她了。我现在说的这些,是在青春期到来之前要做的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即使她当时老实听了你的,也不能当成理所当然。不要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回过味儿来了,突然觉醒了,你就不好办了。

很多人说这对父母其实是讲理的。我并不觉得。比如,母亲叙述的这段对话:

乍一看,哇,这位母亲真是很耐心地和孩子谈心。但是,孩子为什么不这么觉得呢?孩子为什么最后聊不下去了呢?因为母亲从一开始,是的,从还没有开聊,就已经计划好要把对话引到某个主题上。这个主题,我想也是很多人青春期经历过的和父母聊不下去的一个主题——你的幻想不现实。不管母亲多么耐心和蔼,她的目的还是要孩子「认清现实」。然而女儿不是傻子,她当然知道自己还不能独立,还没有工作——这正是青春期孩子最矛盾的点:想飞却没有翅膀,于是幻想就像鸦片一样镇痛。女儿理智吗?很不理智。女儿的想法错了吗?错了。你可以用各种温柔的招式去否认她的逻辑或无逻辑,但这有意义吗?其实包括她自己,早就知道自己不实际。但比起现实,她更愿意活在幻想里。你越是塞给她现实,她越想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

母亲看似是在开导女儿,但她并不理解女儿的心,而这种不理解,并不是说孩子踏入青春期才有的。这时候不理解,说明以前可能也没有真正理解过。

那么这件事有解吗?不知道。像这样的少女,不出事,那都是万幸。这就像是攀岩,孩子有没有系保险绳,这是青春期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但往往家长是在青春期后,突然发现,没有系保险绳的孩子已经都爬到半山腰了。你再着急跺脚也没用,只能一边吼一边祈祷了。

这件事也映射出一个社会认知。父亲为何如此暴怒,以至于打到骨折又后悔不已?因为人们坚信「子不教,父之过」。人们坚信,孩子的一切成败都和父母的教养有密切的关系。这位父亲如此暴怒,因为实在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

然而,孩子的成败真的全来自于父母吗?推荐阅读 Judith Harris 的著名的 The Nurture Assumption。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父母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尤其是孩子出问题的时候,便觉得自己更要加把劲儿做更多的管教。其实,孩子需要的,除了衣食住行,就是看到我,听到我,保护我。青春期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我,原谅我,即使我现在很迷茫,但我知道我不会永远这样」,而不是对他们唠叨社会的现实,因为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充满幻想的年纪,literally 没有能力理解你的真理。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是,父母容易有「看不到头」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持续在大多数父母的育儿生涯中出现。比如,三岁孩子不吃饭,焦虑,以后会不会营养不够;八岁孩子数学不好,焦虑,以后会不会考不上好学校;青春期孩子叛逆,焦虑,以后会不会学坏堕落。有这些焦虑很正常,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些焦虑也很不理智,但有的时候我们明白,有的时候我们糊涂。但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阶段——都是会过去的。好比你的孩子一米八几的大个儿,你可能早就忘了当初求他多吃一口饭的捉急心情。都会过去的,要向前看,向远看,别揪着孩子某一个时期的固执不放。


感谢很多知友,大家反馈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个。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青春期是攀岩,如何在青春期到来系上保险绳?所谓保险绳,就是信任:孩子虽然会反抗父母,但是失落时迷茫时还是愿意跟家长讲自己的感觉——因为曾经培养了信任。信任什么时候被打破?当你不能接纳她不理智的情绪的时候(接纳情绪不等于接纳行为,很多人分不清),非要给她讲清道理的时候。不过,系上了保险绳,也不表示不会摔嘛。没有人生是完美不出错的,我们都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既然发生了,该怎么办?生活还是要继续啊。也许高质量的家庭咨询能够有帮助,毕竟,被女儿气成这样,被父亲打成这样,也是挺严重的创伤了。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觉醒,接纳对方,我想专业的帮助应该更有效吧。

第三个常见评论就是,觉得这对父母已经做得很好了,答主是不是太苛刻了,谁能做到十全十美呢?嗯,可是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呀。我也没有说他们是对是错,我只是在说:有些事情,他们还是没有考虑到。有人说,父母怎么可能像孩子肚里的蛔虫一样了解她?其实,如果你真能对孩子了解成那样,孩子也会很压抑的,那是一种被吞没的、没有隐私的感觉。一些事情没考虑到并不是父母不尽职。我们都是在失误中成长的,我想,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这个家庭要不就是崩裂,要不就是更紧密。

没有完全正确的养育方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的父母也都不一样,正是因此,人类社会才如此丰富多彩。不过有一种方式,是不赞成的,就是不让孩子出错。没出过差错的孩子,要出就给你来个大的。

像很多人说的,这对父母做的已经很好了吗?It depends。这个事情,放在美国的话,文中父母的育儿认知,在我非常有限的经验中,可能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到了中国,大多数人会觉得他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愿承认社会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了。我们还是愿意相信,道德可以作为约束,然而我们没办法否认,它曾经是主流但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在美国,如果孩子执意要去异性朋友家过夜,父母会递上安全套,他们明白,火星人也阻止不了青春期的孩子了。在中国,当孩子反问你:我和知根知底的同学做爱用安全套,还会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吗?你怎么回答?你这样很丢人,你同学都会嘲笑你?但事实是,同学们不会嘲笑反而羡慕。

我觉得,父母觉得孩子不现实,其实有时候父母也有些不现实。接受这一点,很难,也不是说父母都要像美国父母那样开放,但是至少你得知道,怎样的预期,才是合理,即使它和你的以往的认知相距甚远。

第四个常见评论就是,你行你上啊。嗯,即使我对育儿有很多想法,很多思考,读了很多书,也亲身经历了,即使全知乎的人都在赞我的育儿感悟,我仍然会犯错,我的孩子仍然会犯错。他可能会在某个糟糕的时刻糟糕的地点遇到一个糟糕的人,shit happens。或者,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但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些事值得我去思考,值得我去观察,孩子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还在问干货的,明确告诉你们,我没有。养育孩子没有 12345,情感是流动的,交流是双方的。如果你还停留在寻找「解决方法」的阶段,求不得而否定全盘,很可能,你将来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