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不满意直接骚乱、退场,一两百年前的观众是不是太任性了?

图片:Public Domain 听着不满意直接骚乱、退场,一两百年前的观众是不是太任性了?

现在的古典音乐会听众,为何不像一两百年前的听众,对曲子不满意便中途退场与发生骚乱呢?

WASelice,大概是用来做笔记
任何将所谓古典音乐欣赏视为“高雅”代名词的人一定忘记了:在“高雅音乐”最为鼎盛的时代观众是如何哄笑,如何喝倒彩甚至在剧院里发动一场战争的。
——乐正禾

应该说,当古典音乐或是严肃音乐被人们从精英主义所垄断的环境下解放出来时,作曲家和演奏家与听众的关系就完全不同了。音乐与其它所有的艺术一样,都需要依托社会而存在,而社会的变化导致艺术的范式或审美的改变。

曾经的音乐家身份低微,服务于权贵,他们的收入极度依赖当时的贵族或是其他买票的听众与乐谱出版。因此当时的作曲家倾向写出能满足这类人群喜好,至少音乐表现“美”的目的是比之后的现代音乐要强烈的多。

以及,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对古典音乐会礼仪的普及也变得多了起来。例如上世纪著名音乐教育家 Aaron Copland 写的那本《如何听懂音乐》。而英国音乐评论家 Byron Belt 发表的《音乐会礼节》中,喝倒彩(原文是“因乏味而叹气”)和提前退场是被禁止的行为。剧院管理者者或者演奏家在音乐会开场前讲解音乐会礼仪现在也是很常见的行为了。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拿到的第一张音乐会节目单背后就印着音乐会礼仪,上面还讲了音乐会是一种社交场所,你需要着什么服装提前 XX 分钟入场能有更好的效果之类的...我觉得有点道理,可能我运气不太好,聊上的基本都是大爷....要么隔壁坐的被家长带来的熊孩子...只有一次邻座是个很元气的小姐姐,然而人家快开场了才到并没有找到机会交流....

大众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兴起使得现代人们去音乐厅观赏一场古典音乐会的目的更近乎是一种仪式。唱片与数字音乐行业如此发达,去听现场还要面对无法预料到的干扰,迟到的观众,不安分的儿童,无数的咳嗽声,快门声与闪光灯,网上不乏“拒绝现场”的纯唱片党。

我在这里稍微引入一点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的观点,我无法判断这个观点是否足够解释题主的问题。

阿多诺是认为流行音乐的出现(可以从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开始的现代音乐算起,也包括爵士乐的兴起)是降低了听众对音乐的思考能力的。

严肃音乐中,最简单的也需要努力才能立即听明白,而不是模糊地按照模式化的规则概括它,模式化的规则只能产生模式化的效果。否则音乐就无法被理解。然而,制作流行音乐的方式是计划好把特别转化成准则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在制作中实现这一过程。乐曲的聆听由听者决定。流行音乐就是这样剥夺了听者的自发性,而鼓励有条件的反应。流行音乐不仅不要求听者的努力来听懂具体的音乐,而且给听者提供了模式,任何具体的细节都在这样的模式中被归类。模式化的发展控制听者聆听的方式,听者听的同时不需要做任何努力。

流行音乐带给了听众更多的选择性,听众会自动忽略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而只对喜欢的部分产生反应,这是流行音乐脱离严肃音乐的高度组织化结构化之后提供给听众更多的抽象化感受。

然后下面这段话是摘自《陈丹青音乐笔记》的,上面我说的两种因素都有些提及。

忍不住又要说到消费文化。当今西方音乐,不论古典、流行,这样地繁荣昌盛,不是音乐文化使然,而是投资运作构建而成的艺术景观。“文化工业”走到今天,早已不是“为消费者而制造商品”,而是“针对商品而制造顾客”。捧角儿,争场子,古已有之,莫扎特小小年纪就戴着假发满欧洲“走穴”去了。问题是当年维也纳与巴黎伦敦的“听众”,和今日西方的“顾客”,有什么不同?当今顶尖的乐评“家”与音乐“人士”,和当年作为歌德音乐秘书的门德尔松,和亲手撰稿办刊物的舒曼,又有什么不同?
  
大陆有一出电视连续剧《武生泰斗》,讲的是民国时期的夜夜京剧,那时,军阀警察,市井无赖,都爱戏懂戏,一位长年“蹭戏”、站在过道暗角落里喝彩的清末遗民穷死了,老主角长叹一声:“您这一走,真懂戏的人可就没啦!”但戏班子上上下下还是没人敢轻忽:一句唱腔走板,半个筋斗翻错,台底下的倒彩,可就喝起来。九十年代的北京京戏看客中,懂得喝倒彩的爷们儿不敢说绝迹,但吉祥剧院一拆,便是在新场子里那么一喝,味道也异样。
  
你看西方的 CD 评语,全是说好话。乐评家、经纪人,有时只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年龄际遇中的权宜之计。古典音乐早已从宫廷沙龙里解放出来,还诸民众了。民众拿什么还给古典音乐?我看大概就是唱片行每年每月的利润吧。上当?消费者就是冲着上当来的。

这里涉及两个理论“文化工业”和“沉默的螺旋”。

“文化工业”可以概括为流行音乐是用技术手段生产的,包含意识形态的,并非用于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而单纯为盈利的“产品”。

“沉默的螺旋”在这里用来解释当人们看到评论家的赞美,持反对意见的人为了避免自己被孤立而倾向沉默,这样批评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了。

最后,其实我本来想直接说下面这段的...那就是:

实际上现在的古典音乐会上喝倒彩的也不少....包括不练琴上去直接断了片的李云迪。

韩国 News1 报道:来自中国的钢琴家李云迪在与悉尼交响乐团以及指挥大卫·罗伯森的合作过程中,由于李云迪记忆严重错乱断在了舞台上,被迫停下来重弹。而他反将责任推卸给指挥,这种态度让现场观众们大失所望。

观众们对于李云迪的这种态度非常失望。第一乐章刚刚结束,一些观众直接要求退票。他们说:“我们应该给他喝倒彩,而不是掌声!”

还有谭盾的《卧虎藏龙》和“水乐”在法国音乐节上也是被喷的。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想大家更喜欢去社交媒体上(足够的匿名性)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在音乐会现场(没准还要被挂起来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