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野外考察,什么形象都顾不得了

图片:喵鱼酱 / 知乎 每次去野外考察,什么形象都顾不得了

动物学专业工作者野外考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喵鱼酱,海洋生物科研学徒

对于研究海洋生物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首先①不晕船!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做保育方向的,要常常出野外。倘若容易晕船,就干不了活了,干不了活,那就没法收集数据没法做实验了。那在船上就跟一条咸鱼没什么两样……

说实话,野外考察的确会存在男性优先(当苦力)的现象。以前我真觉得那是赤果果的性别歧视,但是亲身经历之后发现,优先考虑男生来做野外研究主要还是因为男生力气大,能干活。然而只要姑娘们多锻炼,多长劲儿,也不是那么难上战场完成任务的。所以,②体力也很重要。

以前学习底栖生物那会儿是从来没机会帮忙采样,泥样太沉,还脏兮兮。

有时需要昼夜不停工作十八小时。

所以硕士研究生期间老师就只让我坐在实验室鉴定、分类样品,我也就只能自己开脑洞,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_→平日做实验的时候会做哪些跟实验有关的脑洞大开自娱自乐的事情? - 知乎

以我的性格,我是喜欢出野外的那种,平时根本就不 care 晒得很黑什么的情况。嗯,也就是说……③出野外的时候就不要在意什么形象了。即使防护措施做得很好了,也难保哪个地方晒出一条黑线。

↑ “出海观鲸(豚)带什么?”

对于有厕所的大船来说,上厕所就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了。但是对于没有厕所的小船,虽然是当天出当天回,但是每天随船出去要 7、8 个小时,④憋尿……也是一项考验。

前面提到体力,在出海观测海豚的过程中,尤其强调反应和臂力。海豚跃身出水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跳出来,所以作为拍摄人员反应要快,盲拍要赞。

↑ “你看!我跳起来了~”

在清澈的海水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白海豚在水下浅游的身影,从而作出它们即将在何处跃出的预判。但是在水质浑浊的时候,这个方法就不奏效了。

一般来说,等到海豚跃出的时候再对准拍摄,往往已经来不及了。这意味着我们在发现海豚出没的时候要一直举着相机,并且事先将相机模式调成高速连拍,一有动静立马按下快门。相机与镜头本身也很重,加上持续举着拍摄,臂力不够是不行的。

此外,一些细节会给个人加分,比如能够⑤识别天气、认知当地海域潮水动向等等,甚至是开船……但是一般保护区内都有专门负责开船的大佬,或是直接雇佣当地的船老大,他们对于当地的气候和水文了解得比我们彻底多了。

↑ 在船上的样子(此时天上的云很有意思所以大家顾不上看镜头)

……我觉得说完这些大家以后对我的印象会从这样↓

变成这样↓

出近海的确是辛苦,但是收获是很丰盛的,我们可以欣赏到城市里见不到的美丽风景,湛蓝的大海、醉人的夕阳、星辰点缀的星空,有时候还能够去人迹罕至的小岛上面探险,认识海岛上的生物。

↑ 湛蓝的海水

↑ 惊险的小岛一侧

↑ 小岛沙滩上的小螃蟹

↑ 美丽的渔村夕阳

此外,还有机会与我们的研究对象近距离接触(白海豚有时候的确会与我们嬉戏,在船只下方钻来钻去)。这样的体验是非常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