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图片:Pixabay / CC0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曾加,生活是一个大型实验场

有意思的问题,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 4 年前我在「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吗?为什么?」的回答中已给出过解释:

对于一个很 「普通」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对于一个有些「特别」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不太容易,更接近于「模式识别」。

类比地说,所谓「洞察世事」,本来就有两种实现方式:

  • 第一种是,观察大部分人是怎样做的,并接受和模仿它;
  • 第二种是,思考大部分人行为模式的内在原因,试图用逻辑合理化,然后再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行为模式;

第一种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我们接受的事实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新的事实。这就好比:在数学中,我们所认同的「公理」越多,推导新的定理就越轻松。

但这种思维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

-----

我来举个形象的例子:为什么 1+1=2?

绝大部分人,听到这个问题,往往会一愣:这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吗?具体的表现方式有:

  1. 我小时候,父母 / 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诉诸于权威)
  2. 所有人都这么说,没有人反驳过它;(诉诸于多数人的意见)
  3. 1+1=2 显然就是事实,这是公理吧?
  4. 我们证明不了它,只能先认同它,陈景润不也才证明 1+2=3 吗?(此处大误:陈景润研究的问题和 1+1=2 没有任何关系)

只有一小部分人,才会更深入一点,去研究 1+1=2 背后真正的原因,那就是「皮亚诺公理」(Peano axioms

  1. 0 是自然数;
  2. 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a,都具有确定的后继数a' ,a'也是自然数(数a的后继数a'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整数(a+1)。例如:1'=2,2'=3 等等。);
  3. 0 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4. 不同的自然数有不同的后继数,如果自然数bc的后继数都是自然数a,那么b=c
  5. SN,且满足 2 个条件(i)0∈S;(ii)如果nS,那么n'∈S。S是包含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即 S=N。

1+1=2,其实是通过这 5 条公理推论出来的「推论」。

-----

不知道你感受到没有,「皮亚诺公理」才是更接近于事物本质的「真理」,但大部分人并没有这种抽象能力,于是只能先接受 1+1=2。(甚至有不少人,不仅自己没有这种好奇心,还会把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定义为「钻牛角尖」

很显然,会去研究并意识到「皮亚诺公理」的人,大概率是相对聪明的那一批。

这就好比计算机编程:有些人可以写最底层的「汇编语言」,有些人可以写架构在汇编语言上的「高级语言」 Python、SQL 等,但大部分人,只会用 Word、Excel —— 我不是说后者一定是笨蛋,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编程不是必备的技能,但是前者一定具备了相当数理逻辑能力的人,这点大家不会反对吧?

因此,内心接受「默认前提」越少,这个人是聪明的概率就越大;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是平庸的,那么他必须接受足够多的「默认前提」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但正如发现和理解「皮亚诺公理」和「汇编语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在不算太小的年纪才能领悟,真正的、在「理解」世界运作规律下的「洞察人事」也必然需要相当多生存经验的「积累」才能达成,是绝不可能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实现的。如果一个人很早就自以为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那大概率是认同了足够多并不是显然的「前提」,而没有真正理解之。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不理解的前提下,一个人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多,他的「创造性」也就越差,行为模式上也就越容易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沦为平庸;而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少,他的「创造性」就越强,也就越有可能发现全新的、合理的「世界运行模式」,从而改变人类的认知。

这便是我理解的、叔本华这段话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