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使脾气变平和、不暴躁?

图片:oe4yla / CC0 怎样可以使脾气变平和、不暴躁?

KnowYourself,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题主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是从小就这样,感到“控制不了”,事实上,像这样的“情绪失控”通常是个体受到应激源(stressor)的影响,自动开启了“情绪应激(emotional stress response)”模式。

在生活中,应激源可能是来自外部的任何一种刺激性事物,包括但不限于:

ž · 躯体性的,比如疾病或疼痛;

ž · 心理性的,比如心理创伤;

ž · 也可能是环境变化、社会事件等因素。

同样是受到应激源的影响,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出现情绪应激反应?情绪应激总是突然发生,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应对吗?通过了解情绪应激背后深层的心理机制,以及应对它的 3 个关键方法。我们是可以做到改善情绪,达到题主所说的“使脾气变平和、不暴躁”状态。

在情绪应激的背后是什么?

王尔德有句话,可能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不想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我想使用它们,享受它们,支配它们。”

但现实是,我们中的仍有很多人,经常被自己的情绪影响。尤其是在外部压力较大时,非常容易出现情绪的应激反应。在应激源的影响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思维、情绪、行为各个方面都会做出反应,以应对压力。

适度的、一般性的情绪应激是健康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有时,情绪应激反应也可能是过激的,超出与当前情境相适应的程度:

· 这些情绪反应往往是突然的、无缘由的。比如,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暴怒;

· 这些情绪反应与应激源的刺激程度不匹配。比如,因为一点小事,感到“情绪上头”,把手边的东西全砸了。

过激的情绪应激反应,背后深层的心理机制,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两类:

1. 见诸行动(acting out)

简单来说,见诸行动是指一个人在未觉察的情况下,受到情绪驱使,做出无法控制的、冲动的行为。 包括一些情绪化的冲动行为,比如像小孩子一样突然暴怒、暴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摔东西、或是做出暴力行为。

精神分析师 Maria Ponsi(2012)指出,会将内心冲动见诸行动的人,对于冲动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后果也是漠然的、不在乎的。在见诸行动时,ta 是行动先于思考的,甚至完全没有思考。行动替代了 ta 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而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频繁出现见诸行动的情况,也意味着 ta 缺乏足够的能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关系中的“扮演”或“共演”(Enactment)

Enactmen 也是一个来自精神分析的概念,泛指无意识幻想的“实现”或“见诸行动”。与简单的见诸行动有些微不同的是,“扮演”更多地出现在关系双方的互动(interaction)当中。根据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扮演”:它表现为一系列强烈的、无意识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其本质是“一场移情与反移情的合谋(Ponsi, 2012)”。

在治疗关系中,当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建立了移情 - 反移情的关系,ta 们之间潜意识层面的互动就可能会以情绪的形式呈现出来(Bayles, 2007)。

而在日常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中,情况是相似的。我们与周围人之间也可能会发生“扮演”的情况;双方强烈的情绪互相被激发,共同进入应激反应,进而引起冲突。过去那些遗留下来却未能修复的微小创伤,在当下的关系中再次触发,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产生过激的情绪应激反应。

这种状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我们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一种场面:两个人都在激烈地发泄情绪,但彼此并不是对方情绪的真正对象——双方都在为不在此时此地的某人某事而激愤。

为什么情绪调节有时候很难?

除了基因、人格障碍、注意力缺陷等先天因素影响,童年与养育者的关系以及创伤经历,都可能影响我们情绪调节的能力。

1.童年时期被溺爱

在童年时期,人的情绪发展尚未成熟。当感受到外部压力而出现情绪应激时,小孩子可能会很容易大哭大闹,激烈地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不适。

这时,如果父母溺爱孩子,就会在不经意间强化孩子不良的情绪应激反应。 一方面,孩子发现在有情绪冲动时,付诸行动是被允许的,大哭大闹就会获得即时满足;而付诸行动带来任何后果,父母都会帮忙摆平,自己完全不需要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来说,顺着孩子就对了;这也意味着 ta 们没有了解过孩子产生强烈情绪的原因。

基于这两点,孩子会习惯性地回避自己情绪应激背后的动机,任由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Ta 们可能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学习调节情绪、管理情绪的技能。 成年后,ta 们可能经常发脾气,对他人缺乏同情心,也完全不在意他人的需要;自己想要什么,就会立刻马上去要。即使人际关系不顺利,ta 们依然会依赖于这种情绪模式带来的权力感与控制感,从而缺乏调节情绪的动机。

2.童年时期遭到忽视

虽然处于被溺爱的相反面,但童年时期遭到忽视的人,同样很难发展出足够的情绪调节能力。Ta 们的父母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诈尸型父母”:平时忽视孩子的情绪,只有后果严重时才对孩子稍加关注。这样的养育模式也容易强化孩子过激的情绪应激反应(Gewitz, 2019)。

孩子逐渐会发现,自己只有一直哭闹到停不下来,才会有人回应自己、帮助自己。表现情绪的后果,可能是责罚,但也可能是作为弥补的短暂关怀;无论哪一种,在情绪失控的尾声里,才会有来自父母的回响。

另外,忽视孩子的父母,通常也很少关注孩子情绪应激的原因。长此以往,孩子自己也开始回避情绪应激背后的深层需要(尤其是,这种需要可能就是养育者的陪伴和关怀)。

与童年被溺爱的人不同的是,童年遭到忽视的人通常能够意识到,ta 们在情绪方面是有困扰的。Ta 们可能平时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表露,但是一旦进入情绪应激状态,ta 们会像小时候一样很难停下来。

经常出现情绪应激,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经常有情绪应激反应,感到自己被情绪左右,难以调节情绪,那么,你需要在应激反应出现之前,就为自己做一些准备,来应对情绪的“突袭”。

1.为自己准备“情绪急救箱”

很多人家里都会备一个急救箱,不小心划伤时,可以在里面找创口贴和酒精棉。应对情绪应激反应,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情绪急救箱”。

回想自己的过往人生经验,有哪些体验是特别美好的?做哪些事、想到哪些场景时,会让你有正面的感受?

试着把这些事写下来,这样你就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正向活动清单”。

接下来,你可以按照做这些事所需要的时间,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入你的“情绪急救箱”。在每个时间组里,把最有效的前三名排在前面。

例如:

当情绪袭来,进入应激状态时,马上做急救箱中前三名的活动。

2.如果你总是在关系中陷入“共演”,你需要调节不属于当下的情绪

当我们感受到某种情绪时,它往往是混杂的,既包含当前的情绪应激,也包含过去的创伤、针对其他人的情绪,等等。

要想调节不属于当下的情绪,你可以尝试以下步骤,打开情绪的“包裹”:

1)辨识、收集那些触发你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的线索。比如:伴侣说了某句话;

2)觉察自己具体的情绪感受和需要。比如:我感到愤怒,是觉得 ta 在攻击我,我感到害怕,想要防卫和反击;

3)回忆过去类似的情绪体验。比如:小时候父亲讲这句话后,接下来就会训斥我;

4)回到现场,破解“共演”。你可以思考“真的是眼前这个人说的这句话 / 这个动作让我不舒服吗?还是我自动联系到了过去的情绪经验?”

3.如果你总是见诸行动,你需要降低情绪应激的负面影响

当你发现,自己的情绪应激反应总是过激的,你可以将自己的情绪与事实进行核对(reality check),检验事实与自己表现出来的情绪强度是否相符合。

不妨多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 我想要改变的情绪是什么?

· 是什么触发了我的情绪应激反应?

· 我对这个触发事件的解释、想法和假设是什么?

· 最糟糕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事实上发生了什么?和我的想象一致吗?差别在哪里?

无论过去你被情绪应激困扰了多久,无论你需要面对怎样令人懊悔的苦果,从现在开始,探索自己情绪应激背后的原因,积极练习应对技巧,永远都不会太迟。

就像精神科医生 Judith Orloff 所说:“在任何情况下,你如何做出情绪反应,都是一种选择。”(How you react emotionally is a choice in any situation.) 愿你能获得更多选择的自由。

以上。

参考资料:

Bayles, M. (2007). Is sVerbal Symbolization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Analytic Change?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17(3), 455–477.

Bloom, S. L. (2013). Creating sanctuary: Toward the evolution of sane societies. New York, Routledge.

Gewitz, M. (2019). What Makes It Hard to Regulate Emotions?

Ponsi, Maria. (2012). The evolution of psychoanalytic thought: Acting out and enactment. Rivista di psicoanalisi. 58. 653-670.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自律就是在压抑自己的欲望吗?

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