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星球研究所 / 知乎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星球研究所,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文章首发同名公众号

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崛起,必须自己争取。

1949 年,在我们这片饱经战乱、分裂与贫穷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新政权。

如今,新政权已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 1/6,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华 5000 年文明史、100 年屈辱史上,足以告慰祖先的奇迹

70 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01、战争与和平

1949 年 10 月,开国大典的礼炮刚刚响毕,中国人民解放军便已经向新疆大西南进发。到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历时百年的混乱与地方割据彻底终结。

作为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新中国通过和平谈判,与缅甸、尼泊尔、朝鲜等邻国陆续缔结边界条约。

但家门内外的和平不是天赐,而是鲜血筑就。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新中国敢于亮剑、以战止战

1950 年的抗美援朝、1962 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9 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9 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堪称“四大立国之战”。

到了 1980 年代,除少量边境战事外,迎来和平的新中国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约 960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约 300 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潜力即将爆发。

它南北纵横、东西广阔,是全球四个陆地面积近千万平方千米级的国家之一。

它地处中低纬度,气候条件以温带、亚热带为主的,四季分明、水热充足,是全球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家之一。

它还有 171 种遍布各地的矿产资源,许多都居于世界前列,是全球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是,它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即人口过多。

从 1949 年的 5.4 亿人,到 1981 年的 10 亿人,新中国爆涨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十亿级人口的国家,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总量看起来丰富的资源,人均却相当贫乏。

中国人均耕地约 1.4 亩,只有美国的 1/5、俄罗斯的 1/9;

人均水资源约 2000m³,只有美国的 1/4、俄罗斯的 1/47;

人均森林面积2.3 亩,只有美国的 1/6、俄罗斯的 1/40。

在这样的劣势条件下,新中国该如何发展?


02、把人口变成红利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便提出,要“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持续数十年的扫盲教育开始了。

全国各地办起识字班,26 个拉丁字母组成的汉语拼音,帮助初学者正确发音。汉字简体化方便书写,大量不识字的中国农民,第一次掌握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文字”。

紧接着,1956 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提出,要在 12 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86 年又开始实施包括中小学阶段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2006 年又进一步免除学费杂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在高峰期数,十万座中小学校和近 1000 万名中小学教师,遍布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的广袤国土。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一个也不能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盲率由 80%下降到 4%,青壮年文盲基本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达 94.2%,堪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

再加上各种技术学校的技能教育,10 多亿中国人获得了知识和文化。当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神奇的变化产生了——大量人口进入工厂转变为产业工人。

数千年的文化传统让他们勤奋、吃苦耐劳,他们每天工作 9.3 小时以上,时长超过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

他们从骨子里相信,个人需要服从集体利益。一个个分拣员、操作员、检验员,组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生产流水线。

数十年间,高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不断吸引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2001 年,中国加入 WTO,向全球供给货物的闸门大开,巨大的生产能力彻底释放。到了 2013 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是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

今天,中国的纺织工业生产着全球一半以上的棉型织物,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化纤产品。

中国的玻璃工业,生产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平板玻璃。

而中国则为 7.7 亿人创造了工作,亿级人口变成了亿级劳动力,这就是人口红利。

可见,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就不会有足够知识水平的产业工人,就没有资格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没有资格享受全球化的红利

但教育的力量还不止于此。中国内地的高中生,每天花 12.5 小时进行学习,他们的目标是高考。从 1999 年起,中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学生每年只需缴纳数千元的学费,便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如今,中国高校在校生高达 3700 万,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都多,这同样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为中国储备了大量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人口红利又升级为人才红利。

他们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崇尚科技创新,这让中国可以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的新兴产业上实现弯道超车。

据统计,全球 429 家成立不到 10 年、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有 205 家位于中国,占比达 48%。

而在极可能引发第 4 次工业革命的其他关键领域包括人工智能、3D 打印、生物技术等,中国同样有着极强的人才优势。

正是因为大规模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才让我们得以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蓝色星球上第一个十亿级人口的工业文明。

与此同时,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在持续进行。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大量向沿海流动、向中心城市流动,这种迁徙在中国农村制造出大量空心村,也支撑起沿海和中心城市的大量工厂和写字楼。

人口的聚集大幅提升了城镇化率,造就了 4 个一线城市、15 个新一线城市、30 个二线城市、70 个三线城市、90 个四线城市、128 个五线城市。他们争夺资源、争夺空间争夺商机、争夺人才,“战争”愈演愈烈,居然点燃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又一大引擎。


03、城市战争

2007 年,中原城市郑州,为了争取某科技企业到当地办厂,市长亲自牵头成立的工作组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漫长“追求”。

六、七十名政府官员分组与企业反复洽谈,从各方面尽全力满足企业需求。建厂施工的 10 多天时间里,市长、副省长、省长又连续 4 次到工地“督办”,解决问题。

这只是一个省及省会政府官员的日常,而在整个中国,类似为经济发展奔波的地方官员数以万计。

经济学家们,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便是政府的低效无能不作为。但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黎安形容道:

“中国地方官员那种招商引资……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引自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是什么在推动地方政府积极作为?

答案是竞争。

中国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333 个地级行政区,2851 个县级行政区。相邻区域的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都有着很强的同构性相似性。一个项目最终花落谁家,项目方都会拥有足够长的候选名单。

而对地方政府的上级而言,谁的“业绩”突出,谁便会拥有更广阔的仕途。于是竞争演化成一场前途攸关的政治锦标赛。

地方政府官员展开政绩竞争,从而制造出“有为的政府”,每个地方政府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招商引资。

从 1990 年代起,各地争相建立开发区,到 2014 年国家级的开发区已经超过 400 个,省级开发区超过 1600 个,市县级开发区更是数以千计。开发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集聚和商业发展。

为了提升营商环境,各地大力兴建基础设施,把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虽然伴随着部分不法官员的趁机贪腐以及地方债务的提升,却也真正大幅改善了中国城市的面貌。

这些年,全国大中小城市修建的道路,可以让整个上海 6000 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全部变为道路还绰绰有余。仅各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就达 1.2 万千米,长度足以贯穿地球。

还有 30 多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5295 千米是美国的 3 倍多。

硬件比拼之后则是“软件”的比拼,包括近年来愈发火热的“抢人大战”。各地通过放宽落户政策,甚至提供补贴以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地方政府在政策与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往往是全国进步的星星之火。

2016 年,浙江率先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改革目标,甚至在之后成立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该举措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促使其他地方纷纷跟进。

在经济持续增长、不断城镇化的时期城,市竞争的结果不是你胜我败,而是纷纷坐大。

1990 年,中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500 万的特大城市仅有 2 个,超过 1000 万的超大城市一个没有。到了 2018 年,则分别达到 13 座、6 座,城市建成区面积从 1981 年的 0.74 万平方千米,扩大到 2017 年的 5.62 万平方千米,扩大了 6.6 倍。

一些相邻的城市更是抱团竞争互相补益,形成超大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

如果我们以 GDP 来划定中国的版图,就会发现中国的财富已经高度集中于这些大城市,前 40 名占中国 GDP 的近 50%,前 10 名占 24%。

这些超级城市将最有可能代表中国,参与未来世界城市文明的角逐。从太空俯瞰,这一定是中国大地上最闪耀的景象。

就这样,竞争塑造了城市,推动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崛起。而放眼整个国家,随着国家实力愈发强大,一种神奇的力量也愈发强劲,即规模效应。

它将为中国制造出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04、规模

1990 年代,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开始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在此后的 20 年间依次登场。包括跨越 17 个省级行政区,向东部 160 多座城市输送天然气的西气东输工程;

跨越上千千米,从长江流域向华北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

搬迁移民 100 多万人,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作为世界上开建大型工程数量最多的国家,并非因为中国人偏爱大型工程,而是巨大规模的市场可以从大型工程获得足够的回报溢出效应,从而形成正反馈,这就是中国成为基建狂魔的根源。

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其管网每年管输能力高达 1236 亿立方米,可以让大约 4 亿人从中受益。

而南水北调则向沿途 253 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大大缓解了北方的缺水问题。因为有了“南水”,北京甚至可以直接安排之前的供水主力密云水库“休养生息”。

今天的中国,220 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长达 73 万千米,足足能绕赤道 18 圈,位列世界第一。

14.3 万千米的高速公路,位列世界第一。

3 万千米长的高铁网络,位列世界第一。

4358 万千米的光缆线路,位列世界第一。

648 万个移动通信基站,位列世界第一。

整个中国,都被密布的基础设施连结起来。

这种庞大的基建规模,加强了中国各地的连接性,形成了一个涵盖 14 亿人的,无论欧美印日都无法企及的“洲际规模”统一市场。这种规模的市场,可以支撑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网购电商,每年快递出的货物高达 350 亿件。

也可以支撑中国发展一些重大战略产业,例如大飞机。大飞机产业资本密集、研发周期长,所以长期只有美国、欧洲两个玩家。据预测,中国未来 20 年将需要购买超过 8000 架新飞机,足以支撑中国成为大飞机产业的第三个玩家。

这就是中国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05、致敬

站在 2019 回望 1949,70 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终于终结了衰落。十亿级人口的工业化进程,灿若群星的城市崛起,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让我们逐渐接近一个梦想,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公元 1840 年起就没有停止过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梦想,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 1911 年,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清军的枪炮下死难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当 1921 年,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开会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当 1949 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华罗庚等 2500 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海外优渥的条件,回归祖国的怀抱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70 年弹指一挥间,

我们经历过无数挫折,

终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终于在逆境中实现了崛起。

致敬,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致敬,一代代中国人披荆斩棘创造出来的奇迹。

全文完,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 撰稿:所长
  • 图片:任炳旭
  • 地图:王朝阳、巩向杰
  • 设计:张靖
  • 审校:云舞空城、撸书猫、王朝阳
  • 封面:左图为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受阅官兵,摄影师吴群;右图为 2015 年抗战胜利 70 周年受阅的东风导弹,源于 VCG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2019
  2. 王小鲁,《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第 3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大事年表,当代中国研究所
  5.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孙霄兵等,《中国基础教育 70 年:成就与政策》,课程教材教法,2019
  7. 郭朝先,《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工业发展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
  8. 金灿荣等,《“新时代”背景下未来十年世界趋势分析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东北亚论坛,2018
  9. 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0.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2017
  11. 金灿荣,《如何深入理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科学论坛,2019
  12. 陆铭,《大国大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