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8 月 1 日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图片:stevepb / CC0 为什么 8 月 1 日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 2019 年 8 月 1 日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张慕之,你瞧,黄四郎脸上还真有个四

靴子终于落地。这个结果只能说一般,手起刀落的感觉。

前期市场对这 25 个点早已消化完毕,消息一出美国三大股指和黄金期货迅速短线走低,明显是预期落地,利好出尽为利空。

这次降息以预防和防守为主,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是让去年年末的过度加息重回正轨。正如鲍威尔之前自己坦言的,「预防远胜过治疗」。

过往的降息历史,显示美联储的降息节奏主要被两个指标牵着:失业率和核心通胀水平。

本次降息和以往有较大区别的是,这两个指标数据都不差,并没到扶着都走不动的困难程度。

失业率这块,ADP Research Institute 本周三的报告称,美国 7 月 ADP 就业人数新增 15.6 万,创三个月新高。预期 15 万,前值 10.2 万。这个数据被称为「小非农」,虽然正式的非农数据得等到明天公布,但足以见得目前美国失业率并不高,依然处在一个历史低位。

核心通胀水平,看数据表现其实是一直略强于预期的。截至到今年 6 月的 12 个月中,核心 CPI 继 5 月份上涨 2.0% 后,又上涨了 2.1%,这其中主要受益于服装等零售品价格上涨的提振。

回看十年来美国的核心通胀率[1],目前还处于一个较高的通胀水平,这也降低了部分官员在支持本次降息决议上的迫切程度。

不过昨天,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核心 PCE 平减指数显示,同比仅上升 1.56%。它不包括波动性较强食品和能源价格,以及政府监管价格,算是一个衡量内部通胀压力更为清晰的指标。低于预期的通胀表现,估计降息的部分原因也藉由此。

另外,PCE 平减指数也呈现了经济发展的两种速度:服务业强劲,制造业停滞。6 月 PCE 的服务业物价较上年同期上涨了 2.24%,商品物价却下跌了 0.58%。

此前的两次大规模降息,分别带来了互联网泡沫和楼市泡沫,本次降息是否会引发服务业的泡沫,可能需要打一个问号。

再反观股市。鲍威尔讲话后,美股迅速下行,道指跌逾 200 点,失守 27000 点关口。

实际上从年初到现在美股的强劲走势,大部分是来自于降息预期一直以来的提升所引发的 PE 提升,与公司盈利能力并无关系。

所以一旦降息,按照「外汇 - 国债 - 商品 - 股票」的顺序影响下去,如果确实给了不必要的刺激(50 个基点),大概率会将股票和债券推向一个新的高点。而这并不是良态的发展,漫灌只会迅速引发泡沫。

最后,鲍威尔的表态其实是循序渐进,在给自己留台阶下。

7 月的美国 PMI 创 2009 年 9 月以来新低,表现不及预期,如果非农数据也与前者相同出现走弱,下半年的经济可能会加速恶化,长降息周期或许会提早开启。

当然,对于川来说,降息给了会谈一个契机,也给 2020 又加了一层筹码。

对于我们来说,政策是否配套跟进,仍然留有了一定的转圜空间。这几天的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明确了下半年将继续住不炒,「稳」字当头,另一个还未透露出风声。

「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是前不久晚间新闻里振奋人心的一段话。

历史不会重复,但相似的历史人类都经历了不少。现在狂风骤雨来了,期待我们的工具箱,能拿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吧。

Odysseus,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交易员

今天晚上非常精彩,两点 FOMC 会议结果出来到两点半,其实市场波动率都不大。25bp 的幅度,提前结束缩表都是预期之内的事情,一些下注 50bp 的激进投资者平仓,但市场很快就吸收了这些消息并且静候鲍威尔的发言

然后两点半鲍威尔出来讲话,读完稿子后,第一个记者提问的时候,鲍威尔就震惊了市场。然后最后那个穿粉色衣服的记者 Nancy 提问的时候,鲍威尔让大家发现十几分钟前的震惊只不过是个开胃菜而已。

一句话总结,美联储,至少是鲍威尔觉得,美国可能还没有完全走到经济周期的最末尾,当前可能还在一轮经济周期的中央(Mid-Cycle Adjustment)。未来甚至还有可能加息。换句话说,现在更像 1995 年而不是 2000 年。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都必须陪着美联储一起论证这种可能性。

这意味着:

  • 如果鲍威尔是对的,经济扩张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联储在当前的降息之后甚至会有重新加息的可能,那么我们会在之后迎来一个更大的泡沫。在这段时间内财政政策预计将会发力助推鲍威尔的观点,同时这段时间内新兴市场相对美国走弱,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强
  • 如果鲍威尔是错的,经济扩张已经到了尽头,接下来几个月经济数据糟糕,市场会对于他有更强烈的降息预期(因为那样的话说明今天联储预期有误对于经济下滑准备不足),而届时他不会有今天这么游刃有余的空间。因为美股肯定已经跌给他示威了,今天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对超买的市场期待他的恩赐,届时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对超卖的市场等待他的救援(背后还有 Trump 拿着 Twitter 抵着他的头)。

这问题价值千金,我自己的感觉是真实情况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如果实在要下注我会选择后者。


经济方面

  • 美国二季度经济数据里面制造业糟糕而服务业向好,住宅投资糟糕但消费不错。只要失业率不骤然上升,市场波动率不突然放大,消费和服务业可能还可以继续坚挺。如果贸易战有所和缓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经济亮色。当前信用利差并不高,企业利润尚且不错,这些都是支持鲍威尔看法的一面
  • 不支持的一面在于,当前情况来看,欧洲和中国的经济至少到四季度之前都很难看到实质的好转,海外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在放大,如果发生任何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到了市场,那么美国经济的脆弱复苏都需要联储来呵护。经济后周期的降息,提供了流动性但也提高了波动率,要看情况才知道谁更重要
  • 通胀的低迷是常态,中国和欧洲估计要等到四季度通胀压力才会继续加大。在那之前鲍威尔不会有太多这方面的压力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于鲍威尔的个人观点,没有依据纯粹是个人的主观看法。

  1. 市场一直怀疑联储的独立性,鲍威尔就一直很想证明这一点,他似乎真的很想告诉别人自己不是特朗普的傀儡。但我理解中真正独立的人,不会这么急着去证明这一点
  2. 他今天不想让市场猜出一个太明确的方向是可以理解的,太宽松美股直接上去了就是泡沫,太严格美股下来了明天他就要面对特朗普的 Twitter 问责。但我觉得他刻意的折中语气和发言反而让市场迷惑。从现场记者的提问也看得出来,大家也都好奇联储到底在想什么。央行行长的发言确实不能让市场有太明确的一致预期,但不应该造成这么大的波动率(最后一段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晚上一个贵金属多头的心路历程)。
  3. 我猜他今天的想法是,美股已经有点太乐观了,所以不能让市场觉得 4 次降息是必然发生的,要制造点波折。但实际上这很搞笑,因为如果真的市场相信鲍威尔的 Mid Cycle Adjustment,现在还在 1995 年,SPX 在 2 点半到 3 点之间就不该跌,市场第一反应明显就是不相信他的观点。可以看看这几天市场解读和走势
  4. 在 Nancy 提问的时候,鲍威尔说,在美国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先降息再加息的过程,当时我相信很多吃瓜群众都和我一样,期待他举个例子出来方便我们看看他到底在想啥。然而当时略显窘迫的鲍威尔机智地没有举例。

总结:鲍威尔我觉得就是一个傀儡,他努力证明自己的独立性,独立证明自己并没有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努力证明自己依然在遵循失业率 - 通胀双元标准践行联储的职责。但就像今天发布会上他被反复诘问的问题。“联储今天的行动准则到底是什么?”鲍威尔的回答是联储依然在遵循通胀和失业率的观察,为了满足通胀目标,继续经济扩张而降息。而我觉得真正的原因至少应该加上下面两个:1. 特朗普的选举诉求和 Twitter 声音,2. 今天如果他不降息,美股就崩给他看了,他今天降息了,只不过表达了一下今年可能不会降息四次(甚至都没说出口,就暗示了一下),市场就给他来了这么一下。


股票市场在鲍威尔谈到现在可能还处在经济周期的中期的时候就崩了。过几天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第一时间反应的交易员们是对是错。

短债跌是比较好理解的,鲍威尔如果是对的那么 2 年期的美债肯定是超买了,之前太悲观。长债跌其实说明市场也只是部分买账了鲍威尔的说法,长期经济增速依然低迷,市场对于未来经济下滑依然抱有预期。这点就很奇妙了,这似乎和前几个月的观点反了过来。

贵金属今天基本都是这个走势

美元指数意料之中,如果现在真的是类似 1995 年的降息,那么美元指数确实该涨

如果我们真的是 95 年的情况,看看当时美元指数的位置


最后回到问题上,会有什么影响以及该怎么办。我相信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应该发现了今天鲍威尔的说法与市场之前的预期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到底是市场对了还是联储对了。这两个结果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鲍威尔是对的,那么降息足够延续美国经济的扩张势头,同时停止缩表也能帮助财政部实行积极的财政计划,接下来几个月美国经济应该会变好,我们会看到美国经济先行指标诸如 PMI 之类的从现在的糟糕变好。联储可能九月降息之后就停下来明年甚至可能加息,那么对于 2020 年美国陷入萧条的猜测不攻自破

如果鲍威尔错了,那么降息不能够阻止美国经济下滑的速度,联储在九月份继续降息并且可能在年底继续降息,市场会比今天更怀疑 2020 年美国进入萧条的可能性。

应对方法也完全不一样

如果相信鲍威尔,现在我们还在 95 年,那么美股还远没有到头,美元指数会继续走高,通胀预期恢复之后美国长端利率可能走高

如果不相信鲍威尔,就把上面的内容反过来就好。


期待与大家多多讨论,不管如何,我们都刚刚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